看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经效产宝

经效产宝

  • 经效产宝

    简介序正文

  • 经效产宝

    产科著作。又名《产宝》。3卷。唐·昝殷撰于852年。原书共52篇,371方。今存本共41篇,374方。卷上论妊娠期杂病及难产诸疾;卷中、下均论产后诸疾。书中论述病候不多,主要介绍具体病证治疗。所列方药

猜你喜欢

  • 泻蛔痧

    病证名。即蛔虫病儿感染痧毒而致泻蛔之证。小儿素患蛔虫病,因痧毒入胃,胃必热胀,热胀之极,蛔不能存,下入大肠,由大便排出。治以放痧为主,用消毒三棱针刺臂弯、腿弯痧筋,放出紫黑毒血(《痧胀玉衡》)。

  • 医林枕秘保赤存真

    见保赤存真条。

  • 初生无皮

    病证名。见《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小儿生下无皮,除由早产发育未全所致者外,在旧时多由父母素患梅毒遗传而来。临床表现多为上半身或下半身赤烂,甚至色带紫黑,尤以鼻沟、肛门、阴囊等处更为明显。由于早

  • 朝阳花根

    见《四川常用中草药》。为向日葵根之别名,详该条。

  • 内伤不得卧

    病证名。指脏腑不调引起的不寐症。《症因脉治·不得卧论》:“在杂症门,则里热多而无表热者也。今注外感者七条,内伤者六条。”内伤不得卧,包括肝火不得卧、胆火不得卧、肺壅不得卧、胃不和卧不安、心血虚不得卧、

  • 针麻测痛

    针麻术语。针麻手术前,在病员的一定穴位上针刺,通过一定的诱导,然后运用物理性或化学性痛刺激的方法来测量手术区或规定部位针刺前后痛阈和耐痛阈的变化,以测知不同针刺穴位的镇痛效应,称针麻测痛。临床研究中发

  • 张机

    【生卒】:二世纪中至三世纪【介绍】:东汉时期杰出医学家。字仲景,南郡涅阳(今河南南阳)人。他治学态度严谨,十分重视学习前代医家的医疗经验,采集当代医家的实践知识。在“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思想指导下,

  • 食咸哮嗽

    证名。见《医宗必读·咳嗽》。即盐哮而兼见咳嗽者。治疗用砂糖、白面、轻粉制饼服用,以催吐痰涎。参见盐哮条。

  • ①六腑之一。又属奇恒之腑。附于肝,内藏胆汁,助胃消化。《脉经》:“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有中精之府之称。胆的功能称胆气。胆气除分泌胆汁外,还包括中枢神经的部分功能。《素问·灵兰秘典论》:“胆者

  • 黄水粘疮

    出《证治准绳·幼科》。即黄水疮。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