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红藤

红藤

见《浙江中药手册》。又名血藤大活血大血通血木通。为大血藤科植物大血藤Sargentodoxa cuneata(Oliv.)Rehd.et Wils.的茎藤。主产湖北、四川、江西、河南、江苏。苦,平。入肝、大肠经祛风,活血,通络,败毒,杀虫。①治肠痈乳痈风湿痹痛,四肢酸楚,痢疾经闭腹痛钩虫病蛔虫病。煎服:9~15克。②治跌打损伤。捣敷。孕妇慎服。本品含大黄素、大黄素甲醚、毛柳甙、鹅掌楸甙(Liriodendrin)等。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卡他球菌,大肠及绿脓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猜你喜欢

  • 邓博望

    【介绍】:见邓苑条。

  • 温肾散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方。熟地黄一斤,肉苁蓉(酒浸)、麦门冬、牛膝(酒浸)、五味子、巴戟天、炙甘草各八两,茯神(去木)、炮姜各五两,杜仲三两(姜汁淹,炒断)。为末,每服二钱,空腹温酒送下,日二、三次

  • 针刺感应

    简称针感,指患者对针刺所产生的酸、麻、重、胀或触电样等感觉反应。不同针感的出现,和患者的体质、病种、针刺的部位以及刺激量的大小有关。凡进行针刺治疗,一般均要求有适当的针感,才能获得预期的疗效。至于针刺

  • 徐敏齐

    【介绍】:南北朝时期北齐医生。曾任朝散大夫。

  • 赤白沥

    见《针灸甲乙经》。即赤白带下。详该条。

  • 汉医讲义录

    即《汉方医学指南》。详该条。

  • 新会橙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甜橙之别名,详该条。

  • 目瞀

    证名。见《医宗必读》卷六。即目昏。详该条。

  • ①六腑之一。主受纳与腐熟饮食,所化生的水谷精微通过脾的运化,输布于五脏六腑,营养全身。《灵枢·五味》:“胃者五藏六府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藏六府皆禀气于胃。”《灵枢·玉版》:“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

  • 卒魇死

    古病名。见《备急千金要方·卒死》。指在睡梦中突然死去,系五绝之一。参见五绝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