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江苏药材志》。为绵枣儿之别名,详该条。
劳热之一。见《中国医学大辞典》。《杂病源流犀烛·虚损劳瘵源流》:“肺热,轻手即得,略重全无,肺主皮毛也。日西尤甚。必兼喘咳洒淅,善嚏,善悲,缺盆痛,胸中及肩臂皆痛,脐右胀痛,小便数,皮肤痛及麻木。”治
①风和热相结合的病邪。临床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较轻、咳嗽、口渴、舌边尖红、苔微黄、脉浮数,甚则口燥、目赤、咽痛、衄血等。②病证名。①乳子中风热,表现为喘鸣肩息(出《素问·通评虚实论》)。②风邪外感,表现
6卷。清·王清源撰于1883年。本书采集各家医论方书,结合作者临证经验编撰而成。卷1四诊、经脉;卷2~6为时病、杂病、妇产科疾病证治,阐述病因、病证及治法,辨析较为细致。
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为大巢菜之别名,详该条。
真脏脉之简称。详真脏脉条。
构成口腔的骨骼。如口盖骨、上牙床骨、下牙床骨等。详各条。
出《灵枢·经别》。即手少阳经别,见该条。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虎刺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石斛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