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真元耗损喘

真元耗损喘

证名。见《证治准绳·喘》。指肾虚不能纳气气喘。多由喘证久延,或大病后元气受伤,真阳虚惫,肾气不能归元,孤阳浮越所致。《医贯·喘》:“真元耗损喘,出于肾气之上奔。其人平日若无病,但觉气喘,非气喘也,乃气不归元也。视其外证四肢厥逆面赤烦躁恶热,似火非火也,乃命门真元之火离其宫而不归也。察其脉,两寸虽浮大而数,两尺微而无力,或似有无为辨耳。”治宜八味丸安肾丸养正丹之,煎人参生脉散送下。喘稍定后,以大剂参芪补剂破故纸阿胶牛膝等。八味丸加河车为丸吞服亦可。《类证治裁·喘症论治》:“肾阳虚气脱,孤阳浮越,面赤烦躁,火不归元,七味地黄丸人参、麦冬。肾不纳气,身动即喘,阴阳枢纽失交,急须镇摄,肾气汤加沉香从阴引阳都气丸入青铅,从阳引阴。”参见喘证条。

猜你喜欢

  • 覆盆

    出《名医别录》。即覆盆子,详该条。

  • ①根本,原本。与“标”相对而言,参见“标本”条。②运气学说术语,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称为“本”,参见“标本中气”条。③根源,引申为“出自于……”。《素问·至真要大论》:“本乎天者,天之气也。”④

  • 喘逆

    喘而气逆的简称,即喘证。见《素问·脉要精微论》。《症因脉治·喘症论》有外感喘逆、内伤喘逆等论述。详喘证各条。

  • 鬼城

    经外奇穴别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即十宣穴,见该条。

  • 锈铁棒

    见《新疆药材》。为锁阳之别名,详该条。

  • 即瘴气,详该条。

  • 张元素

    【生卒】:十二世纪【介绍】:金代著名医学家。字洁古。易州(今河北易县)人。自幼攻读四书五经,后来抛弃科举,专心学医,精通医术,据记载因治愈名医刘完素伤寒病而闻名。对当时医学界过分泥守古方的风气提出了批

  • 下痞

    证名。指下焦闭塞不通所致的痞症。《华氏中藏经·辨三痞证并方第四十六》:“下痞者,小便不利,脐下满硬,语言蹇滞,腰背疼痛,脚重不能行立者是也。”宜用瞿麦头子、官桂、甘遂、车前子等药。参见痞有关条。

  • 攻下

    即下法。详该条。

  • 小便赤涩

    证名,出《素问·本病论》。《圣济总录·大小便门》:“膀胱者,津液之府,与肾合而主水,共为表里,行于小肠,入于胞为溲便。今胞内有客热,入于膀胱,致水液不利,故小便赤涩也。”《证治准绳·杂病》:“汗多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