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国药学大辞典》。即珍珠母,详该条。
【介绍】:南宋医家。晚年隐居,故又称温隐居。祖籍河南,其高祖始寓居四明(今浙江宁波),得医师王承宣之传。历三世至其父温制斡,以儒医名于时。承家学,亦精于医,自淳熙之年(1174年)悬壶后,即名显京邑,
见上海中医学院《中草药学》。为胡颓子叶之别名,详该条。
病因六淫之一。亦称湿气。湿为长夏的主气,故长夏多湿病。《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湿,首如裹。”参见湿气条。
出《灵枢·经脉》。即督脉络脉。详该条。
出《名医别录》。为白苏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即瞳神缩小。详该条。
见《本草经疏》。为大腹皮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12卷。明·王思义撰。约成书于15世纪。本书即《三才图会》内容之一。是以图为主的图解性植物学。共收录植物(草木类,主要是药用植物)531种。每种均先绘原植物图,后记该植物的产地、形状,别名及性味
见《中草药通讯》(12):6,1976年。即法罗海,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