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疟母

疟母

病证名。疟疾日久不愈,顽痰挟瘀,结于胁下所形成的痞块。又称疟积母疟劳疟。《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病疟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设不差,当月尽解。如其不差,当云何?师曰:“此结为癥瘕,名曰疟母,急治之,宜鳖甲煎丸。”《张氏医通》卷三:“疟母者,顽痰挟血食而结为癥瘕,鳖甲煎丸,或小柴胡鳖甲蓬术桃仁,……此金匮法也。”又:“虚人久疟,时止时发,芎归鳖甲饮,不应,脾虚也,急用补中益气加鳖甲;少食痞闷,胃虚也,四兽饮加鳖甲当归蓬术肉桂。虚人疟母,必用补益。盖缘治之失宜,邪伏肝经,而胁下有块,仍寒热时作,不可以癖积治之,每见急于攻块者,多致不救。久疟不愈,必有留滞,须加鳖甲消之;如无留滞,只宜补益。”参见劳疟条。

猜你喜欢

  • 风热头痛

    病证名。指外感风热引起的头痛。见《外台秘要》卷十五。《医林绳墨·头痛》:“上攻头目,或连齿鼻不定而作痛者,此为风热之头痛也。”《杂病源流犀烛·头痛源流》:“因风热痛者,必兼目昏鼻塞。”症常见头部胀痛,

  • 陈毓仁

    【介绍】:见陈实功条。

  • 偏马坠

    病名。见《疡科心得》卷中。即悬痈。详该条。

  • 肉枯

    证名。出《灵枢·刺节真邪》。指肌肉干枯萎缩。多由外邪乘虚内侵,气血衰少,肌肉失于濡养所致。本证可见于虚劳、偏枯、痿、痹等。参见各条。

  • 痰眼症

    证名。见清·佚名《广勤轩遗稿》。指眵泪稠浊似痰,粘糊满目的证候。详见眵泪条。

  • 樊如柏

    【介绍】:明代医生。履贯生平不详,编有《简易验方》一书,内容主要包括妇产和小儿痘疹方面的验方。

  • 证类本草

    见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条。

  • 毁沮(jǔ 举)

    败坏。《素问·疏五过论》:“精气竭绝,形体毁沮。”

  • 频服

    服药方法之一。病在上部,药汤宜少量,分多次服。如咽喉痛,宜缓慢频频含咽。

  • 木位

    运气术语。风木所主之位。《素问·至真要大论》:“木位之主,其写以酸,其补以辛。”王冰注:“木位春分前六十一日,初之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