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狗血

狗血

《中药大辞典》:狗血

药材名称狗血

拼音Gǒu Xiě

出处《别录》

来源为犬科动物

性味①《别录》:"味咸,无毒。"

②《药对》:"温。"

功能主治治虚劳吐血。疔疮恶肿,瘑疮。

①《别录》:"白狗血,主癫疾发作。乌狗血,主产难横生,血上荡心者。"

②《日华子本草》:"补安五脏。"

③《纲目》:"热饮治虚劳吐血,又解射罔毒;点眼,治痘疮入目。"

④《医林纂要》:"心血合酒饮,治肠痈。"

复方①治疔疮恶肿:白犬血频涂之。(《肘后方》)

②治卒得瘑疮,常时生两脚间:白犬血涂之。(《肘后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狗血

药材名称狗血

拼音Gǒu Xiě

英文名Dog's blood

别名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来源药材基源:犬科动物狗的血液。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nis familiaris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宰杀时,将血液留下,鲜用。

原形态家狗,狗是家畜之一。体形大小毛色因品种不同而异一般的狗,体格匀称。鼻吻部较长,眼呈卵圆形,两耳或坚或垂。四肢科研矫健,前肢5趾,后肢4趾。具爪,但爪不能伸缩。尾呈环形或镰刀形。狗为肉食性动物,因长期驯化的结果,已变为杂食性动物,其嗅觉与听觉都很灵敏,记忆力很强,奔跑迅速。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狗的繁殖每年1-2次,仔数因品种而有所不同。一般2-3只,多至12只。

资源分布: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性味味咸;性温

归经肺;心;肝经

功能主治补虚劳;散瘀止血;定惊痫;解毒。主虚劳吐血;惊风癫疾;下痢腹痛;疔疮

用法用量内服:热饮或酒冲,适量。外用:适量,涂敷。

各家论述1.《名医别录》:白狗血,主癫疾发作。乌狗血,主产难横生,血上荡心者。

2.《日华子本草》:补安五脏。

3.《本草纲目》:热饮治虚劳吐血,又解射罔毒;点眼,治痘疮入目。

4.《医林纂要》:心血含酒饮,治肠痈。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接骨树皮

    药材名称接骨树皮拼音Jiē Gǔ Shù Pí别名类梧桐、接骨树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思茅豆腐柴的根皮或茎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emna szemaoensis Pei.采收和储藏:茎皮春

  • 金丝梅

    药材名称金丝梅拼音Jīn Sī Méi别名金丝桃、猪拇柳、土连翘、芒种花、黄花香、山栀子、打破碗花、过路黄、大叶黄、大田边黄、黄木、金香、端午花。来源药材基源:为藤黄科植物金丝梅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

  • 罂粟嫩苗

    《中药大辞典》:罂粟嫩苗药材名称罂粟嫩苗拼音Yīnɡ Sù Nèn Miáo出处《纲目》来源为罂粟科植物罂粟的嫩苗。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罄粟"条。化学成

  • 鸟不宿

    药材名称鸟不宿拼音Niǎo Bú Sù别名鸟不踏、刺根白皮(汪连仕《采药书》),鸟不停(《周益生家宝方》),老虎草、昏树(《纲目拾遗》)。出处汪连仕《采药书》来源为五加科植物刺楸或

  • 紫金沙

    药材名称紫金沙拼音Zǐ Jīn Shā别名踵瓣芹来源伞形科囊瓣芹属植物囊瓣芹Pternopetalum vulgare (Dunn)Hand.-Mazz.,以根入药。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性味辛,温

  • 滇崖爬藤

    药材名称滇崖爬藤拼音Diān Yá Pá Ténɡ别名爬树龙、三爪龙、三角枫,马龙头叶、飞蜈蚣出处《红河中草药》来源为葡萄科植物滇崖爬藤的全草。全年可采。一般鲜用。原形态

  • 马尾伸筋草

    药材名称马尾伸筋草拼音Mǎ Wěi Shēn Jīn Cǎo别名马尾千金草、马尾青青草、飞龙来源蕨类石松科石松属植物马尾伸筋草Lycopodium fargesii Hert.,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

  • 索骨丹

    药材名称索骨丹拼音Suǒ Gǔ Dān别名水五龙、慕荷、牛角七、红骡子、鬼灯檗、山藕、作合山、红药子、黄药子[陕西]来源虎耳草科鬼灯檗属植物老蛇盘Rodgersia aesculifolia Bata

  • 糜穰

    药材名称糜穰拼音Mí Ránɡ出处《广济方》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稷的茎。性味《纲目》:"辛,热,有小毒。"功能主治《广济方》:"治脚气冲心、闷。糜穰一石,

  • 鸡内金

    《中国药典》:鸡内金药材名称鸡内金拼音Jī Nèi Jīn别名鸡肫皮来源本品为雉科动物家鸡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Brisson的干燥沙囊内壁。杀鸡后,取出鸡肫,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