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熊油

熊油

药材名称熊油

拼音Xiónɡ Yóu

别名熊脂

来源食肉目熊科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 (G. Cuvier);马熊Ursus pruinosus Blyth;棕熊Ursus arctos L.,以脂肪入药。

生境分部东北、西南。

性味甘,寒。

功能主治除风湿,缓筋急,补血杀虫。主治肿胀积聚,外用涂面上皯疱("疱")及臁疮。

用法用量一日量3~9钱,每500克熊油入花椒粒同炼,涂擦或作酒剂服。配陈醋共捣烂,涂臁疮。

备注熊油系将鲜熊油取出熬炼,去渣而得。取油之熊以秋末冬初猎得者较佳,因此时熊腹内油脂饱满,过时则油脂较少。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猜你喜欢

  • 葫芦巴

    《中国药典》:葫芦巴药材名称葫芦巴拼音Hú Lú Bā英文名SEMEN TRIGONELLAE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胡芦巴Trigonella foenum-graecum L. 的干

  • 蝤蛴

    药材名称蝤蛴拼音Qiú Qí别名桔褐天牛[成虫名]、老母虫[幼虫名]来源昆虫纲鞘翅目天牛科桔褐天牛Nadezhdiella cantori (Hope),以全虫入药。生境分部四川。

  • 粳谷奴

    《全国中草药汇编》:粳谷奴药材名称粳谷奴拼音Jīnɡ Gǔ Nú别名稻曲菌、丰年谷、丰年穗、稻绿核、粳稻、谷奴来源真菌类子囊菌纲肉座目麦角科粳谷奴Ustilaginoides virens

  • 暗鳞鳞毛蕨

    药材名称暗鳞鳞毛蕨拼音àn Lín Lín Máo Jué英文名Dark-scale Wood Fern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鳞鳞毛蕨科植物暗鳞鳞毛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

  • 红楠皮

    《中药大辞典》:红楠皮药材名称红楠皮拼音Hónɡ Nán Pí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樟科植物红楠的根皮或树皮。原形态红楠,又名:猪脚楠、楠仔木、楠柴、白漆柴,乌樟

  • 水皂角

    药材名称水皂角拼音Shuǐ Zào Jiǎo别名关门草、山梅豆(《东北药植志》),金豆子(《贵州民间方药集》),水通(《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山扁豆(《贵阳民间药草》),山茶叶(《东北常用中

  • 西藏马先蒿

    药材名称西藏马先蒿来源玄参科西藏马先蒿Pedicularis oliveriana Prain,以花入药。生境分部西藏。性味苦,寒。功能主治解毒,清热,燥湿。治食物中毒,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热性腹泻。用

  • 羊踯躅根

    《中药大辞典》:羊踯躅根药材名称羊踯躅根拼音Yánɡ Zhí Zhú Gēn别名山芝麻根(《梁侯瀛集验良方》),巴山虎(《百草镜》),闹羊花根(《纲目拾遗》)。出处《纲目

  • 悬钩子

    药材名称悬钩子拼音Xuán Gōu Zi别名沿钩子(《日用本草》),藨子(《纲目》)。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悬钩子的未成熟果实。果实已饱满而尚呈绿色时采摘,除净梗叶,用沸水浸1~2

  • 葛菌

    药材名称葛菌别名葛藤菌、地重楼来源蛇菰科葛菌Balanophora esquirolis Lev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贵州。性味辛,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痛。主治痔疮,咳血。外用治颈淋巴结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