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金匮要略》。即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见该条。
六郁之一。《丹溪心法》卷三:“血郁者,四肢无力,能食便红,脉沉。”因暴怒、挫闪、劳役过度,饥饱不调等所致。《杂病源流犀烛·诸郁源流》:“盛怒叫呼,挫闪,饥饱劳役,致胸胁间常如针刺痛,或能食,小便淋,大
【介绍】:元代医生。永嘉(今浙江温州)人。世代为医,精通医术。擅长治疗传染病。
宋代医官职称。隶属翰林医官院,官阶正七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瘟疫。感受疫疬之气而发生的多种流行性急性烈性传染病的总称。《素问遗篇·刺法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
见《履岩本草》。为蘼芜之别名,详该条。
①指肾。《灵枢·九针十二原》:“阴中之太阴,肾也。”②指两足之三阴经络。《灵枢·阴阳系日月》:“足之阴者,阴中之太阴也。”
指较小量的针灸刺激。针刺,用细短针具,低频率,小幅度,短时间地捻转提插,使患者获得微弱针感者为弱刺激。灸治,则以小炷,少壮或短时间熏灸为弱刺激。适用于体质较弱,耐受性较差,或情绪紧张,易于晕针晕灸的患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针灸逢源》作鼠穴。即承泣穴,见该条。
见金匮要略心典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