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温白丸

温白丸

外台秘要》卷十二引崔氏方:温白丸

药方名称温白丸

处方紫菀22克吴茱萸22克 菖蒲15克柴胡15克厚朴15克(炙)桔梗15克 皂角22克(去皮、籽,炙)乌头75克(熬)茯苓15克 桂心15克干姜15克黄连15克 蜀椒15克(汗)巴豆7.5克(熬)人参15克

制法上十五味,合捣下筛,加白蜜和匀,更捣二千杵,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里祛寒,消症除癖。治心腹积聚、症癖。

用法用量一服2丸,不知,渐增至5丸,以知为度。

摘录外台秘要》卷十二引崔氏方

圣济总录》卷四十四:温白丸

药方名称温白丸

处方半夏60克(为末,生姜汁和作饼,曝干)白术30克丁香7.5克

制法上三味,捣罗为末,用生姜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寒,宿食不消,痰饮留滞,小儿久泻,脾虚不食,食即泻下,米谷不化。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时煎生姜汤送下;如腹痛并呕逆,食后服。小儿每服3~5丸。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四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温白丸

药方名称温白丸

处方天麻(生)15克 白僵蚕(炮)白附子(生)干蝎(去毒)天南星(锉,汤浸七次,焙)各7.5克

制法上药同研为末,汤浸寒食面和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脾虚,泄泻瘦弱,及因吐泻或久病后而成慢惊,身冷瘈疭者。

用法用量再于寒食面内养七日取出。每次服5~7丸,加至20~30丸,空腹时煎生姜米饮送下。

摘录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猜你喜欢

  • 葶苈煎

    《圣济总录》卷一七四:葶苈煎药方名称葶苈煎处方葶苈(纸上炒)22克防己45克 泽漆叶都李仁(去皮、尖,炒)各37.5克 赤茯苓(去黑皮)泽泻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研如膏)各90克柴胡(去苗)

  • 蠲饮丸

    药方名称蠲饮丸处方桂枝半斤,小枳实4两,干姜6两,苍术炭6两,茯苓斤半,半夏1斤,益智仁4两,广皮12两,炙甘草6两。制法上为细末,神曲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痰饮久聚。用法用量每服3钱,每日3次

  • 脚气粉

    药方名称脚气粉处方六一散9g,枯矾3g。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收湿止痒。主脚气渗水,糜烂发痒。用法用量掺脚缝内。摘录《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 姜苓阿胶汤

    《四圣心源》:姜苓阿胶汤药方名称姜苓阿胶汤处方丹皮9克,丹参9克,桂枝9克,茯苓9克,干姜9克,首乌9克,阿胶9克,甘草6克。功能主治温经养血,通络调经。主寒凝血脉。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 活血住痛散

    药方名称活血住痛散处方白芷穿山甲小茴香甘草各9克当归川芎各6克独活羌活各4.5克木瓜肉桂怀山药各3克 制草乌麝香各0.9克制法共研细末。功能主治活血行气止痛。治跌打损伤,骨折疼痛。用法用量姜、酒调,作

  • 大朱砂丸

    药方名称大朱砂丸处方朱砂(别研)半两,人参(去芦)半两,石菖蒲半两,远志(去心)半两,麦门冬(去心)半两,甘草(炙)半两,茯神(去木)半两,酸枣仁(去皮,炒,别研)1分,全蝎(石灰炒,去毒)1分,杏仁

  • 独活解噤膏

    药方名称独活解噤膏处方独活3两,芎?3两,天雄1两(炮),防风1两,蜀椒2合,菵草10叶,细辛1两,桂心1两,苦李根皮3两,猪肪2升。制法上(口父)咀。绵裹,以苦酒1升,淹渍1宿,以猪肪微火煎之,去滓

  • 点眼金丝膏

    《圣济总录》(人卫本)卷一○四:点眼金丝膏药方名称点眼金丝膏处方黄连(去须)2两,大黄1两,龙胆1两,黄柏(去粗皮)1两,当归1两,山栀子仁1两(以上为末),青竹叶100片(切),大枣20个(去核,切

  • 人参五味散

    药方名称人参五味散处方黄耆6克人参9克白术4.5克 白茯苓9克当归6克 熟地黄9克 吉梗2.4克地骨皮9克陈皮6克前胡6克柴胡2.4克五味子1.2克枳壳3克 桑白皮9克甘草2.4克制法上药锉为一剂。功

  • 阴茎癌药粉

    药方名称阴茎癌药粉处方生马钱子6克 枯矾15克鸭胆子10克 生附子6克硇砂15克雄黄15克 密佗僧6克青黛10克轻粉3克功能主治治阴茎癌。用法用量上药共研细末,掺于肿块局部,周围用凡士林纱条保护正常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