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涌泉疽

涌泉疽

病名。①出《疡医准绳》卷四。生于足心涌泉穴之痈疽。又名涌泉痈井泉疽足心痈足心发脚心痈脚心毒足底疔穿心疔水疔病穿板脚底穿心疔穿板疽丹疽掌心疽穿板龟穿窟天蛇。因肾经虚损湿热下注而成。脓浅溃速者为轻,宜服仙方活命饮;脓深溃迟者为重,应兼服桂附地黄丸以益肾,均应加清热利湿之品。余证治同外痈。②出《外科大成》卷二。生于尾骨下长强穴之痈。由湿热凝结而成。初肿坚硬疼痛,状如伏鼠。证治同鹳口疽

猜你喜欢

  • 在泉

    参见司天在泉条。

  • 外科正宗

    书名。4卷(又有12卷本,内容相同)。明·陈实功撰。刊于1617年。全书共分157篇。卷1为外科总论,包括痈疽原委、治法、五善、七恶、调理及痈疽图形等15篇;卷2~4论流注、乳痈、肠痈、脏毒、痔疮、鱼

  • 中国医学人名志

    医史著作。陈邦贤、严菱舟合编。本书以姓氏笔划为序,收录并简介民国以前历代医家约2600余人。其中有些资料注明了出处,便于读者检索。但作者介绍医人医事缺乏分析批判,介绍医家或引述资料也存在一些错误。19

  • 耳脓

    病名。《医贯》卷五:“耳脓即停耳。”系指耳内流脓。详聤耳条。

  • 药鉴

    药物学著作。2卷。明·杜文燮撰。刊于1598年。卷1药性总论,首载寒、热、温、平四赋,较之《药性赋》有所增补,次记用药、制方、禁忌、主病、运气等内容;卷2分述137种药物。书中对于各药的气味、阴阳、升

  • 舟车神佑丸

    即舟车丸,见该条。

  • 外痈

    病名。见《外科精义》卷上。指生于体表的痈。初起无头,局部红肿热痛,界限分明,根盘收束,易肿、易脓、易溃、易敛。重者可有身热、口渴、苔黄、脉数等。治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初起内服仙方活命饮或漏芦煮散

  • 木舌乳蛾

    病名。系指患乳蛾而舌紫胀。《疮疡经验全书》卷一:“此症为因心经热毒,或因酒后温床厚被,以致热气攻于心经,故生单蛾及舌胀而紫,吐出风痰。急用三棱针刺舌下金津、玉液二穴及刺乳蛾俱被出血痰。”治宜清心解毒、

  • 浮水麦

    见《本草蒙筌》。即浮小麦,详该条。

  • 小儿风泻

    病证名,指慢惊风后出现的泄泻。《证治准绳·幼科》:“慢惊大病后有之,其粪稀黄褪色,或夹不消化乳食同下,此因脾虚所致。”治宜补益脾气,用参苓白术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