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竹林寺三禅师女科三种条。
见陆氏三世医验条。
出《四声本草》。为硇砂之别名,详该条。
即清宣金脏法,见该条。
经穴名。代号SP14。出《针灸甲乙经》,原作腹屈,一名腹结。《备急千金要方》后腹结均作正名。别名肠窟,肠屈,阳窟,肠结。属足太阴脾经。位于腹部,脐下1.3寸,旁开腹正中线3.5寸处。另说“在大横下三分
见《证治准绳·幼科》集六。即无比散,见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资生经》。《针灸大全》作听河。即听会,见该条。
宋代医官职称。录属翰林医官院,其职位在大夫之下,官阶从七品,系以原军器库之副使改任本官职。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构成口腔的骨骼。如口盖骨、上牙床骨、下牙床骨等。详各条。
见《外台秘要》卷三十三。即月经。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