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水虱草

水虱草

药材名称水虱草

拼音Shuǐ Shī Cǎo

别名芝麻关草、筅帚草、鹅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科植物水虱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mbristylis miliacea(L.)Vahl[Scirpus miliaceus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水虱草,一年生草本,高10-40-60cm。秆丛生,扁四棱形,有纵槽,基部有1-3无叶片的鞘。叶剑形,边缘有疏锯齿,先端渐尖成刚毛状,基部宽1.5-2mm;叶鞘侧扁,套褶。苞片2-4,刚毛状,基部宽,较花序短而多。聚伞花序复出或多次复出,有很多小穗。小穗单生,球形或近球形,长1.5-3mm,宽1.5-2mm;鳞片卵形,膜质,长约1cm,先端钝,有3脉;雄蕊2;花柱三棱形,基部稍膨大,无缘毛,柱头3,为花柱长的1/2.小坚果三棱状倒卵形,长约lmm,褐黄色,表面有横长圆形网纹和疏少的小疣状突起。花、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溪边、沼泽地、水田及潮湿的山坡、路旁和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华南、西南及河北、陕西、河南、湖北等地。

性味味甘;淡;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活血解毒。主风热咳嗽;小便短赤;胃肠炎;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品30-60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灰叶根

    《中药大辞典》:灰叶根药材名称灰叶根拼音Huī Yè Gēn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豆科植物灰叶的根。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化学成分根皮含鱼藤酮、灰叶素和鱼藤素。性味微苦,

  • 蜢臂兰

    药材名称蜢臂兰拼音Měnɡ Bì Lán别名鸡腿莲、过天涯、落山脚、山槟榔、上石虾、石壁风、老虎牙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半柱毛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ria corneri Reichb.f

  • 两面刺

    药材名称两面刺拼音Liǎnɡ Miàn Cì别名白马刺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两面刺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rsium chlorolepis Perak ex Hand.-Mazz.采收和储

  • 山茶根

    药材名称山茶根拼音Shān Chá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红山茶CamelliajaponicaL.西南红山茶C.pitardiiCoh.St.、窄叶西南红山茶C.pitardiiCoh.-

  • 大管

    药材名称大管拼音Dà Guǎn别名野黄皮、白骨走马、鸡卵黄、山黄皮来源芸香科大管Micromelum falcatum (Lour.) Tanaka,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性味苦

  • 红花子

    药材名称红花子拼音Hónɡ Huā Zǐ别名红蓝子(《广利方》),白平子(《药材资料汇编》)。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菊科植物红花的果实。生境分部产江苏等地。性状瘦果,长7~8毫米,宽6~7毫

  • 姜三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姜三七药材名称姜三七拼音Jiānɡ Sān Qī别名三七姜、姜叶三七、土田七、竹叶三七、姜七来源姜科姜七属植物姜三七Stahlianthus involucratus (King)

  • 燕窠土

    药材名称燕窠土拼音Yàn Kē Tǔ别名胡燕窠内土(《本草拾遗》),燕窠泥(《救急方》),燕窝泥、燕子泥(《四川中药志》)。出处《本草蒙筌》来源为燕科动物金腰燕的泥巢。原形态动物形态参见&q

  • 尖顶羊肚菜

    药材名称尖顶羊肚菜别名圆锥羊肚菌、尖顶羊肚菌、羊肚菜来源真菌类子囊菌纲盘菌目马鞍菌科尖顶羊肚菜Morchella conica Pers.,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春夏之交雨后,产生于阔叶林及混交林的地

  • 扇叶阴地蕨

    药材名称扇叶阴地蕨拼音Shàn Yè Yīn Dì Jué别名高山独角蒿、蕨藄、独脚蒿来源药材基源:为阴地蕨科植物扇羽小阴地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trychium lunari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