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即夹食伤寒。见该条。
【介绍】:明代道士。云南人,著名道士刘渊然的门徒。十五世纪上半叶时在京城掌管道教事,卒于1462年。辑有《青囊杂纂》一书(包括内、外、妇产、儿科等八种)、《秘传经验方》等书。
头部。因头位居于人体之首,故名。《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湿,首如裹。”
出《南方草木状》。为阳桃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防风之处方名,详该条。
医书。名9卷。清·张志聪集注。参见黄帝内经素问集注条。
见《救荒本草》。为蛇莓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本草纲目》卷二十金星草项下。即发背。详该条。
①古代全身遍诊法三部九候部位之一。即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以候口齿之气。②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位于面部,瞳孔直下(眼平视),平鼻翼下缘处。③丝竹空穴别名。见《针灸甲乙经》。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五。即乳痈。旧说因儿吮乳熟睡,鼻孔凉气袭入乳房,与热乳凝结而成。实则由于吮乳熟睡致伤或咬伤乳头而感染生痈。详乳痈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