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药志》。即高良姜,详该条。
见名医别录条。
经外奇穴名。出《千金要方》。位于小腿内侧,太溪直上3寸处。主治癫癎,下肢浮肿。直刺0.5~1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经脉表里相合之名。出《灵枢·经别》。指手少阳与手厥阴经别相合而言。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方。枳实(麸炒)一两,白术、人参、炙甘草、茯苓(去皮)、炮姜各二两。为细末,炼蜜为丸,鸡子黄大,每服一丸,热汤化下,连进二、三服,不拘时服。功能理中焦,除痞满,逐痰饮,止腹痛。
见《幼科发挥》。即盘肠气痛。见该条。
见《本草纲目》卷四。因产妇血气旺盛,乳房作胀,又无儿食乳而须回乳者,以炒麦芽100克水煎频服。参见断乳条。
【介绍】:参见吴谦条。
【介绍】:宋代医家。撰有《朱旦伤寒论》一卷。
出《灵枢·经脉》。即足少阳胆经。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