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九。小儿丹毒之一。指初发于腋下和两膀上。治宜梓木白皮三两,蓼叶三两,烧灰研细,以鸡子白调敷。
经外奇穴名。出《备急千金要方》。位于前正中线胸骨剑突末端向上1.5寸处。一说“在鸠尾穴上1.5寸”(《中国针灸学》)。主治胃腕寒痛,喘息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介绍】:南宋人。撰有《神圣集》3卷,已佚。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蔊菜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余无言撰于1939年。作者对《伤寒论》的条文,编次上有所变更;原文诠释,除选取前人有关学说外,颇多个人见解。余氏认为张仲景只是沿用《素问》六经之名,而不袭其实;书中删去烧裨散方,认为此方“不可恃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八。即跌打损伤。详该条。
见《湖南野生植物》。为博落回之别名,详该条。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苍耳之别名,详该条。
上、下唇交会处。因在口的两侧,故称。
出《雷公炮炙论》。为天花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