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疮始出的迹象。出《证治准绳·幼科》。即痘疮见形。详该条。
【介绍】:见窦杰条。
病名。指饮冷受寒所致的泄泻。《古今医彻·泄泻论》:“寒胜则洞泻而澄彻清冷。”《不知医必要·泄泻》:“洞泻一症,忽然大泻不止,或汗或喘,最为危候。多因夏月伏阴在内,虚寒人恣食寒凉蔬果所致。须连服大剂附子
病名。常见于重症中暑。指感受暑邪,热极神昏,卒然痉厥的病证。《温病条辨·上焦篇》:“小儿暑温,身热,卒然痉厥,名曰暑痫,清营汤主之。亦可稍与紫雪丹。”“大人暑癎,亦同上法。热初入营,肝风内乱,手足瘛疭
见《证治准绳·类方》第四册。即茯苓丸第四方。见茯苓丸条。
【介绍】:见李时珍条。
见《中国树木分类学》。即杧果,详该条。
病证名。见《理虚元鉴》。即干咳嗽。详该条。
舌苔灰黑而生干刺。为脏腑实热,律液受伤。症见咽干,口燥,喘满,宜急下存阴。若里结未成,而见烦躁,口渴,胸中胀满,呕吐频作,或常干呕等症,则宜苦寒清热(见《伤寒舌鉴》)。
类中风病证之一。怒则气上,因暴怒则肝气上逆,血随气溢而引起的类中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