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斗睛

斗睛

病证名,见吴克潜《病源辞典》。又名通睛,指眼珠呆滞,不能活动者。详通睛条。

猜你喜欢

  • 五十九刺

    指针治热病的五十九个主要穴位。《灵枢·热病》:“所谓五十九刺者,两手外内侧各三,凡十二痏;五指间各一,凡八痏;足亦如是;头入发一寸旁三分各三,凡六痏;更入发三寸边五,凡十痏;耳前后口下者各一;项中一,

  • 麦花散

    《类编朱氏集验方》卷五方。大麦曲、芫花(醋浸一宿,煮干,炒)各等分。为末,每服一钱,食后柳枝煎汤调下。治肺气胀实,喘急胸满。

  • 马根子草

    见《湖南药物志》。为铁线草之别名,详该条。

  • 卒然无声

    病证名。《灵枢·忧恚无言》:“会厌者,音声之户也。”“人卒然无声者,寒气客于厌,则厌不能发,发不能下,至其开阖不致,故无音。”即卒失音。见该条。

  • 野菜谱

    1卷。明·王磐撰于1521年。作者根据其亲自采访有关人员所收集的60种荒年饥馑用的代食品——野菜,整理编成三言歌诀。并说明其采集及食用方法,是一种较通俗实用的备荒本草著作。明末时,姚可成又续补60种,

  • 胎热丹毒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四。又名胎毒发丹、赤游风。小儿丹毒之一,系因胎毒内伏,与血相搏而风乘之,或常穿烘衣,或母乳内热助邪所致。初发赤肿光亮。发于头面、四肢,或延及胸腹,色赤游走不定。由腹、背传四肢者顺

  • 大一枝蒿

    见《陕西中草药》。为角蒿之别名,详该条。

  • 肠遶

    遶,音义同绕。出《针灸集成》。即肠绕,见该条。

  • 简明医彀

    综合性医书。8卷。明·孙志宏撰。刊于1629年。本书以介绍临床各科病证证治为主,卷1~5,内科杂病,兼及五官、口齿病证;卷6~8分述幼科、妇科、外科病证,述证简要,方治详备,于诸证主方后,附有成方及简

  • 莲花姜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蘘荷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