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南宁市药物志》。为使君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六。即化毒排脓内补十宣散,见该条。
古代医学分科之一。系以迷信方法治病。参见祝由、十三科各条。
证名。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此症两目无别弊,但上下外睑煤黑有如淡墨滴于旧棉纸。”可见于痰饮之症。参见目黯黑条。
眼科金针开内障八法之三。《目经大成》卷二:“针锋深入无碍,即近黄精(晶状体),慢慢针目,针柄会须进不招愆,退而得所。”指将金针推进于虹膜与晶状体之间的手术操作步骤。参见拨内障手法条。
证名。见《丹溪心法》卷四。即眉棱骨痛。详该条。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三。又名脐痈毒。生于脐中之痈肿,系由心脾湿热火毒流入小肠经,或脐部搔抓染毒而成。症见脐部肿突,皮色或红或白,红则清解,以外痈治之;若色白宜隔蒜灸之;初起服仙方活命饮加升麻;便
宋代医官职称。隶属翰林医官院,官阶正七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竹叶椒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一草亭目科全书》。即瞳人干缺。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