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钟
六吕之一。详六吕、六律条。
六吕之一。详六吕、六律条。
附于耳孔附近的小毛。有防止异物进入外耳道的作用。
见《广西中药志》。为杠板归之别名,详该条。
心营热盛,又兼胃火铄津所致。症见高热,烦渴,心神不安,舌绛而中心干燥等。《温热论》:“再舌绛而中心干者,乃心胃火燔,劫铄津液。”治宜清气凉营。
即养阴清肺汤制成糖浆。治证同。见养阴清肺汤条。
见沈氏尊生书条。
以皮肤改变为主要形式的循经病理反应。其中自发性的多为稳定性病理改变,故称“循经性皮肤病”;诱发性的多属于一过性反应,故称“可见性循经反应带”。《灵枢·经脉》:“手太阳之别,名曰支正,……实则节弛肘废,
见《河南中药手册》。为槐角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陈景魁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露兜竻蔃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指表热、里热症状同时存在。《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多由表证未解,邪热入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