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广东金钱草

广东金钱草

药材名称广东金钱草

拼音Guǎnɡ Dōnɡ Jīn Qián Cǎo

别名金钱草(《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广金钱草(《中药通报》5(1):26,1959),假花生、马蹄草、银蹄草(《南宁市药物志》),落地金钱、铜钱草(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出处《岭南草药志》

来源为豆科植物金钱草枝叶。夏、秋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灌木状草本,高30~90厘米。茎直立,枝圆柱形,密被伸展的黄色短柔毛。通常有小叶1片,有时3小叶;顶端小叶圆形,革质,先端微凹,基部心形,长1.8~3.4厘米,宽2.1~3.5厘米,上面无毛,下面密被贴伏的茸毛,脉上最密;侧生小叶如存在时,荆远较顶生小叶为小,圆形或椭圆形,长1~1.5厘米;叶柄长1~1.8厘米;托叶小披针状钻形,具条纹。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极稠密,长约2.5厘米;苞片卵形,被毛;花梗长2~3毫米;花小,紫色,有香气;花萼被粗毛,萼齿披针形,长为萼筒的2倍;花冠蝶形,长约4毫米,旗瓣圆形或长圆形,基部渐狭成爪,翼瓣贴生于龙骨瓣上;雄蕊10,2体;子房线形;荚果线状长圆形,被短毛,腹缝线直,背缝线浅波状,4~5个节,每节近方形。花期6~9月。

生境分部生荒地草丛中,或经冲刷过的山坡上。分布福建、广东、广西、湖南等地。主产广东。福建、广西、湖南等地亦产。

性状干燥的茎枝呈圆柱形,长可达60厘米,粗2~5毫米,表面淡棕黄色,密被黄色绒毛,质跪易断,断面淡黄色,中心具白色髓。叶皱缩,易脱落,上面灰绿色至暗绿色,无毛,下面浅绿色,密被白色茸毛。茎节处常有托叶,披针形锥尖,浅棕色。生药中偶见花果。气微弱,味淡。

化学成分全草含生物碱、黄酮甙、酚类、鞣质。

性味甘淡,平.

①《南宁市药物志》:"辛涩。"

②《广西中药志》:"味甘淡,性平,无毒。"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甘淡,凉。"

功能主治清热去湿,利尿通淋。治尿路感染,泌尿系结石,胆囊结石,肾炎浮肿,黄疸,疳积,痈肿。

①《南宁市药物志》:"行气,活血,消积聚。治小儿疳积,肾及膀胱结石,咳嗽,乳痈。"

②《广西中药志》:"清虚热,降火。治砂淋。"

③《广东中药》:"平肝火,利水,通淋,清湿热。治肾结石,睾丸炎,吐血,肝热黄疸,痰火核,肺爆。"

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肾炎浮肿,尿路感染,尿路结石,胆囊结石,黄痘性肝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鲜用1~2两)。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膀胱结石:广东金钱草二两,海金砂五钱。水煎服。

②治肾结石:广东金钱草六钱,小茴香一钱五分,大茴香一钱五分,锦纹大黄五钱(后下),扁蓄一两。净水三碗,煎至一碗服。并多饮黄豆卷汤,助肾结石加速排出。

③治黄疸:广东金钱草二两,水煎服。

④治小儿疳积:广东金钱草适量,煮瘦猪肉食。

⑤治口腔炎及喉头炎:广东金钱草五钱至一两。煎水冲蜂蜜服。

⑥治乳腺炎:广东金钱草,老公根,酒槽,共捣烂敷患处。(选方出《岭南草药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地笋

    《中药大辞典》:地笋药材名称地笋拼音Dì Sǔn别名地瓜儿、地瓜(《救荒本草》),地笋子、地蚕子(《草木便方》),地藕(《分类草药性》),水三七、野三七、旱藕(《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出处《

  • 吊吊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吊吊果药材名称吊吊果别名山花椒、云南五味子来源木兰科吊吊果Schisandra henryi Clarke var. yunnanensis A. C. Smith,以果实、根、茎

  • 半边藕

    药材名称半边藕拼音Bàn Biān ǒu来源药材基源:为双扇蕨科植物中华双扇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pteris chinensis Christ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去附叶,鲜用

  • 细叶小羽藓

    药材名称细叶小羽藓拼音Xì Yè Xiǎo Yǔ Xiǎn别名尖叶小羽藓、青苔、树毛衣、绿青苔来源药材基源:为羽藓科植物细叶小羽藓的植物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aplocladium microph

  • 石灰

    《中药大辞典》:石灰药材名称石灰拼音Shí Huī别名垩灰(《本经》),希灰(《别录》),石垩(陶弘景),染灰、散灰、白灰、味灰(《石药尔雅》),锻石(《日华子本草》),石锻(《本草图经》)

  • 旱莲花

    《中药大辞典》:旱莲花药材名称旱莲花拼音Hàn Lián Huā别名金莲花(《广西中草药》)。出处《广西中草药》来源为旱金莲科植物旱金莲的全草。秋、冬采全草。原形态一年生或多年生攀

  • 毒鱼藤

    《中药大辞典》:毒鱼藤药材名称毒鱼藤拼音Dú Yú Ténɡ别名白药根、雷公藤蹄(《岭南草药志》)。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毛蕊鸡血藤的根、茎、叶。夏、秋采收。

  • 《中药大辞典》:酱药材名称酱拼音Jiànɡ出处《别录》来源系用面粉或豆类,经蒸罨发酵,加盐、水制成的糊状物。化学成分酱以大豆或面粉为主要原料,每100克酱的一般化学组成如下:㈠豆瓣酱水分39

  • 石瓜子

    药材名称石瓜子别名上树瓜子、石仙桃、瓜子金、小耳环、乳汁藤来源萝藦科眼树莲属植物眼树莲Dischidia chinensis Champ. ex Benth.,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晒干。性味甘、微酸

  • 白梅花

    药材名称白梅花拼音Bái Méi Huā别名绿萼梅(《纲目拾遗》),绿梅花(《药材学》)。出处《纲目》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梅的花蕾。1~2月间采集含苞待放的花蕾,摊置席上,晒干。雨天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