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疡医大全》三十四卷。疔疮生于太阳穴附近者。证治同疔疮。
见《妇人良方大全》卷十七。古代对接生员的称呼。
养生书。晋·张湛著。是我国古代较早的养生著作。原书已佚,其中许多片段被录入《医心方》卷二十七、二十八中。
骨名。见《伤科汇纂》。即下横骨。详该条。
【介绍】:清代医家。号澹庵。丹徒(今江苏镇江附近)人。世医出身,其先人何彦澄、何仁源、何绳源等,皆以医名。其父何金琇,亦以医名。游家藏医书甚多,继家学,通内、外、针灸等科,在当地颇有名望,常至外省出诊
骨名。出《灵枢·背腧》。又名膂骨。即第一胸椎棘突。
针刺和艾灸的合称。《素问·疏五过论》:“刺灸砭石毒药所主。”
病名。即瘰疬大小不一者。见《医宗金鉴》卷六十四。详瘰疬条。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乳头属肝,乳房属胃,由于妊娠乳肿失于治疗,或复伤气怒,令肝胃积热,血涩不通,气结不散,以致结聚成痈。治宜托里解毒,兼顾胎元,方用托里解毒汤(人参、黄芪、当归、芍药、白术、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方。人参、肉桂、桔梗各五钱半,半夏、紫菀、知母、赤芍药、黄芪、甘草、桑白皮各二两半,天门冬、炙鳖甲各五两,秦艽、茯苓、地骨皮、干地黄、柴胡各三两三钱。为粗末,每服二钱,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