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山稗子

山稗子

《中药大辞典》:山稗子

药材名称山稗子

拼音Shān Bài Zǐ

别名红果莎、乌禾、旱稗(《滇南本草》整理本),红稗、野红米草、水高梁、野鸡稗、红米、野高梁(《云南中草药》),土稗子、山高梁(《云南中草药选》)。

出处滇南本草

来源莎草科植物山稗子果实、根全草。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秃净草本。根茎横走。茎三棱形。叶线形,长30~50厘米,先端长尖,叶鞘秃净。苞片呈叶状,线形,褐色;穗状花序多数,密集形成顶生圆锥花序式;鳞片淡褐色,卵形,覆瓦状排列;雄蕊3;囊苞卵形,有短喙,红色。小坚果卵状三棱形,棕红色,包在宿存的囊苞内。花期春夏。

生境分部生山坡林边或疏林中。分布西南等地。

性味①《滇南本草》:"米:味甘;壳:涩;根叶:苦涩,性微寒。"

②《云南中草药》:"果:甘微辛,微寒。"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治月经不调,崩漏,鼻衄,消化道出血。

①《滇南本草》:"专治妇人散经败血之症。"

②《云南中草药》:"果:透表止咳,补中利水;根:止血调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复方①治妇人气血亏损,肾肝血虚,行经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腰疼,肚腹冷疼,气胀,心慌怔忡,血行淡黄色,或三天巳止,或五天再行,七八天又行方止,故有散经败血之名;或月水过多,将成崩症,或已成血崩:山稗子五钱,煎汤点水酒服。(《滇南本草》)

②治崩漏,月经过多,产后出血:山稗子根二两。红糖、胡椒为引,水煎服。

③治水痘,百日咳,鼻衄,消化道出血:山稗子全草五至八钱。水煎服。

④治麻疹:山稗子果五钱。水煎服。

⑤治脱肛:山稗子果二两。炖猪大肠服。(②方以下出《云南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山稗子

药材名称山稗子

拼音Shān Bài Zǐ

英文名Bacca Sedge

别名红果莎、旱稗、红稗、水高粱、野鸡稗、红米、野高粱、山小米、土稗子、山高粱

出处出自《滇南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科植物浆果苔草的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ex baccans Nees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原形态浆果苔草,多处生秃净草本,高60-150cm。根茎横走,粗壮,丛生,茎三棱柱形,基部具褐红色、纤维状分裂的叶鞘。叶秆生;叶片线形,革抽,长于秆,长30-50cm ,pa 8-12mm,先端长尖,叶鞘秃净。圆锥花序复出,长5-30cm;侧生枝圆锥花序长5-6cm;苞片叶状,褐色,长于花序,具苞鞘;小穗极多数,雄雌顺序,圆柱形,长1.5-6cm;雌花鳞片长圆卵形,长约3mm,褐红色,具狭的白色膜质边缘,先端钝,具芒尖,脉1-3。果囊倒卵形,稍长于鳞片,肿胀,浆果状,血红色,脉多数,先端争缩成短喙,喙先端具2小齿。小坚果卵状三棱形,棕红色,包于宿存的苞囊内。花、果期3-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河边、村旁、路旁及山坡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华南及福建、台湾等地。

栽培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宜选择肥沃的壤土栽培为佳。

栽培技术,用种子和分株繁殖。种子繁殖:2-3月。条播或撒播播后盖一层细土。分株繁殖:早春随挖随种,将根茎挖起,分成数兜,每兜有2-3个芽,开行栽种。

田间管理苗出齐后,及时中耕除草,生长前期追肥2-3次。旱季注意灌水。

性味味甘;微辛;性平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透疹止咳;补中利水。主麻疹;水痘;百日咳;脱肛;浮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5g;或入丸、散。

各家论述1.《滇南本草》:专治妇人散经败血之症。2.《云南中草药》:果:透表止咳,补中利水;根:止血调经。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樱桃叶

    《中药大辞典》:樱桃叶药材名称樱桃叶拼音Yīnɡ Táo Yè出处《唐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樱桃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樱桃"条。性味甘苦,温。①《纲目》:&

  • 小果蔷薇

    药材名称小果蔷薇拼音Xiǎo Guǒ Qiánɡ Wēi别名山木香、鱼杆子、小金樱、白花七叶树、七姊妹来源为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小果蔷薇Rosa cymosa Tratt.[R. microcarpa L

  • 九龙盘

    药材名称九龙盘别名花棕叶、蛇退、棕巴叶来源百合科九龙盘Aspidistra lurida Ker-Gawl.,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部云南、广东。性味微苦,平。功能主治健胃止痛,续骨生肌。小儿消化不良,

  • 蜂胶

    《全国中草药汇编》:蜂胶药材名称蜂胶拼音Fēnɡ Jiāo来源为工蜂用以填塞和光滑蜂巢的分泌物。性状呈黄褐色或黑褐色,具粘性,有芳香气味。性味辛、温。功能主治软化角化组织、止痛。用于鸡眼、胼胝、寻常疣

  • 石腊红

    药材名称石腊红拼音Shí Là Hónɡ别名月月红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牻牛儿苗科植物天竺葵的花,夏、秋采,鲜用。原形态多年生直立草本,高50~90厘米。茎肉质,基部木

  • 油棕根

    药材名称油棕根拼音Yóu Zōnɡ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油棕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taeis guineensis Jacq.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洗净,切段,晒干。原形态油棕,

  • 枸杞叶

    《中药大辞典》:枸杞叶药材名称枸杞叶拼音Góu Qǐ Yè别名地仙苗(《日华子本草》),甜菜(《本草图经》),枸杞尖(《滇南本草》),天精草(《保寿堂经验方》),枸杞苗(《纲目》)

  • 草蜘蛛

    《中药大辞典》:草蜘蛛药材名称草蜘蛛拼音Cǎo Zhī Zhū别名花蜘蛛(《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出处《纲目》来源为草蛛科动物草蛛的全虫。原形态草蛛,又名:迷路漏斗草蛛。体椭圆形,雄蛛体长约8毫米,雌蛛

  • 苦夭

    药材名称苦夭拼音Kǔ Yāo别名钩夭(《尔雅》),苦板(《纲目》),轮蓟(《苏南种子植物》),狭叶蓟、牛刺犁、小样刺米草(《湖南药物志》),小蓟(《广西中草药》)。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菊科植物中国

  • 水韩信草

    《中药大辞典》:水韩信草药材名称水韩信草拼音Shuǐ Hán Xìn Cǎo别名蓝花草、水远志(《南宁市药物志》),倒胆草,老蛇药(《贵州药植目录》)。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