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安肾汤

安肾汤

温病条辨》卷三:安肾汤

药方名称安肾汤

处方鹿茸3钱,葫芦巴3钱,补骨脂3钱,韭子1钱,大茴香2钱,附子2钱,茅术2钱,茯苓3钱,菟丝子3钱。

功能主治湿久脾阳消乏,肾阳亦惫者。

用法用量本方改为丸剂,名“安肾丸”(见原书同卷)。

大便溏者,加赤石脂

各家论述凡肾阳惫者,必补督脉,故以鹿茸为君,附子韭子等补肾中真阳;但以苓术二味,渗湿而补脾阳,釜底增薪法也。其曰安肾者,肾以阳为体,体立而用安矣。

摘录温病条辨》卷三

《不知医必要》卷二:安肾汤

药方名称安肾汤

处方熟地4钱,淮山(炒)2钱,枸杞2钱,茯苓1钱5分,牛膝(盐水炒)1钱5分,萸肉1钱5分。

功能主治虚火牙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或加肉桂4分,泽泻1钱5分,以引火归位。

摘录《不知医必要》卷二

猜你喜欢

  • 藿香参橘煎

    药方名称藿香参橘煎别名参橘煎处方人参、橘红、藿香。功能主治清理暑湿,分利阴阳。主中暑泻之症,脉虚细。用法用量上同煎,调服六一散。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 涩精金锁丹

    药方名称涩精金锁丹处方韭子200克(酒浸三宿,滤出焙干)制法上药杵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治遗精。用法用量每次20丸,空腹时用酒送下。摘录《中藏经》卷下

  • 加味参苏散

    药方名称加味参苏散处方附子1两半(炮),人参1两半,苏木1两半。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产后虚寒夹瘀,吐血,脉细涩者。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各家论述产后气阳两虚,瘀血滞逆膈间,上出于口,谓之虚寒夹瘀吐血

  • 大丸

    药方名称大丸处方羌活半两,白术半两,陈皮3分,木通3分,黄耆3分,桑白皮3分,木香1分,黑牵牛10两(5两炒,5两生)。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通身肿满,及痰气食积,伤寒感风,脾气横泄

  • 首乌青蒿鳖甲饮

    药方名称首乌青蒿鳖甲饮处方赤色鲜首乌24克(打碎)青蒿9克鳖甲15克当归15克柴胡4.5克青皮6克 草蔻仁3克(研)功能主治治温疟,阴虚发热,脉弱者。用法用量水煎服。如口干,加知母6克,生甘草2.5克

  • 妙香圆

    药方名称妙香圆处方巴豆三百一十五粒(去皮.心膜.炒熟.研如面油),牛黄(研)、龙脑(研)、腻粉(研)、麝香(研),各三两;辰砂(飞研)九两,金箔(研)九十箔。炮制上合研匀,炼黄蜡六两,入白沙蜜三分,同

  • 金水两润汤

    药方名称金水两润汤处方熟地1两,麦冬1两,柴胡1钱,甘草1钱,丹皮3钱。功能主治润肺金之燥。主伤风潮热,大便微硬。用法用量水煎服。连服2剂而微硬解,再服2剂而潮热除矣。各家论述此方用熟地以补水,水足则

  • 气郁汤

    药方名称气郁汤处方香附(童便浸一宿,焙干,杵去毛,为粗末)9克苍术橘红制半夏各4.5克 贝母(去心)茯苓川芎紫苏叶(自汗用苏子)山栀仁(炒)各3克甘草木香槟榔各1.5克功能主治治气郁,胸满胁痛,脉沉而

  • 脱衣散

    药方名称脱衣散处方牛膝9克 归尾6克木通9克滑石12克冬葵子7.5克枳壳6克功能主治治妇人生产时,胞衣不下。用法用量上药锉为一剂。水煎,温服。摘录《万病回春》卷六

  • 荆防解毒汤

    《症因脉治》卷四:荆防解毒汤药方名称荆防解毒汤处方荆芥、防风、薄荷、连翘、枳壳、桔梗、木通、甘草、淡竹叶。功能主治湿热痢初起,恶寒头痛,身热,表未解,脉浮数者。用法用量如有太阳症,加羌活;阳明症,加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