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大发散

大发散

药材名称大发散

拼音Dà Fā Sàn

英文名Parish's Ironweed

别名豆鼓叶、大红花远志

出处始载于《云南思矛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滇缅斑鸠菊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ernonia parishii Hook. F. [V. uolkameriifolia (Wall.) DC. Var. lanata S.Y Hu]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鲜用,或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滇缅斑鸠菊 小乔木,稀灌木,高2-3m。茎直立,基部立,基部径1-1.5cm,枝粗壮,圆柱形,被黄褐色或褐色密柔毛。叶厚纸质,互生;叶柄短而宽,长5-10mm,被密绒毛;叶片倒卵形或倒披针形,长10-30cm,宽4-9cm,先端钝或短尖,基部狭楔状,边缘具疏齿,稀近全缘,侧脉7-12对,细脉网状,上面除中脉被绒毛外,被疏柔毛或后多少脱毛,下面被黄褐色或褐色绒毛,两面均腺点;头状花序多数,径5-8mm,约有10个花,在顶端或上部叶腋排列成长达20cm或更长的具叶复圆锥花序;花序梗长2-5mm或近无梗,密被绒毛,基部具卵状披针形小苞片,总苞狭钟状或近圆柱状,宽5-7mm;总苞片紫色,5层,覆瓦状,卵形或长圆形,极不等长,外层短而钝,内层稍尖,长2-7mm,背面被白色长柔毛;花托平,具窝孔;花淡红紫色,花冠管状,长约7mm,具腺,檐部稍扩大,上部具5个线形裂片。瘦果长圆状圆柱形,长2.5mm,具多少明显的肋或无肋,具腺点;冠毛白色,2层,外层极短,内层糙毛状,长6-7mm。花期3-5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60-1680m的山坡灌丛工杂木林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

性味味甘;苦;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清热;养心补虚。主感冒发热;心慌心悸;风湿骨痛;肝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味甘、苦,性平。有祛风散瘀、益心的功能。用于重感发热、心慌心悸、产后体虚、风湿骨痛、肝炎。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楮实

    《中药大辞典》:楮实药材名称楮实拼音Chǔ Shí别名谷实、谷子(《千金方》),楮实子(《素问病机保命集》),楮桃(《濒湖集简方》),角树子、野杨梅子(《江苏植药志》),构泡(《重庆草药》)

  • 鲤鱼脂

    《中药大辞典》:鲤鱼脂药材名称鲤鱼脂拼音Lǐ Yú Zhī出处《实疗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鲤鱼的脂肪。化学成分市品鲤鱼l市斤含脂肪15.8克,即3.16%。鲤脂稍有绿黄色萤光,略有旋旋旋旋旋光

  • 栀子花根

    药材名称栀子花根拼音Zhī Zi Huā Gēn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山栀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栀子"条。性味①《分类草药性》:"苦。"②广州部队

  • 接骨树皮

    药材名称接骨树皮拼音Jiē Gǔ Shù Pí别名类梧桐、接骨树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思茅豆腐柴的根皮或茎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emna szemaoensis Pei.采收和储藏:茎皮春

  • 甘露子

    药材名称甘露子拼音Gān Lù Zǐ别名宝塔菜、地蚕、草石蚕、土人参、地牯牛草来源唇形科水苏属植物甘露子Stachys sieboldi Miq.,以全草或块茎入药。夏秋采全草,秋季采挖块茎

  • 庐山楼梯草

    药材名称庐山楼梯草拼音Lú Shān Lóu Tī Cǎo别名接骨草、白龙骨来源荨麻科庐山楼梯草Elatostema stewardii Merr.,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浙江、安徽

  • 奶汁树

    《中药大辞典》:奶汁树药材名称奶汁树拼音Nǎi Zhī Shù别名牛奶子树、下乳草出处《江西草药》来源为桑科植物窄叶台湾榕的根及叶。秋、冬采收。原形态灌木,高约1米。枝条带紫红色,折断有白色

  • 虎掌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虎掌草药材名称虎掌草拼音Hǔ Zhǎnɡ Cǎo别名溪畔银莲花、白花虎掌草、见风青、见风黄、蜜马常、汉虎掌、野棉花来源毛茛科银莲花属植物草玉梅Anemone rivularis B

  • 狗头芙蓉

    药材名称狗头芙蓉拼音Gǒu Tóu Fú Rónɡ别名山芙蓉、山芙蓉头。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台湾芙蓉的根及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ibiscus taiwanensis S.Y.Hu采收和储藏

  • 油杉

    药材名称油杉拼音Yóu Shān别名杜松、唐杉、松罗、水松来源药材基源:为松科植物油杉的根皮、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Keteleeria fortunei (Murr.)Carr,[Picea 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