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养小儿方法。见《幼幼新书》卷四。①《肘后备急方》:儿新生三日,应开腹,助谷神,碎米浓作饮,如酪,与儿大豆许,数令咽之。②《备急千金要方》:儿哺早不胜谷气,三十日后,虽哺勿多。不嗜食,强予之,复生病。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阴交。见该条。
即炮制。宋·庞安时《伤寒总病论》有《修治药法》。详炮制条。
病证名。指瘀血所致的泄泻。《不居集·积瘀泄》:“内有积瘀,胸胁腹痛,泄下光亮如黑漆退光色者是也。”《医林改错》治泄泻日久不愈,或五更泄补肾无效,作瘀血治,用膈下逐瘀汤。
【介绍】:隋代医家。撰《崔氏食经》4卷。《医心方》、《证类本草》等多引用。
见《山东中药》。为老鹳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内蒙古中草药》。为黄蓬花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即下颌关节脱臼。见《伤科汇纂》卷五。详颊车蹉条。
书名。上海中医学院编。本书刊登报告论文十一篇。介绍丁甘仁、王仲奇、朱南山、陈筱宝、张骧云、范文虎、费绳甫、恽铁樵、徐小圃、奚詠裳、夏应堂等各医学流派的学术渊源和临床经验,着重介绍诸家所长。其中审病论证
见《药品化义》。为龙胆草处方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