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甘肃中药手册》。即核桃楸皮,详该条。
见伤寒准绳条。
出《药性论》。为蜗牛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因素体肥盛,脾虚水湿不运,以致湿浊停注,损伤任、带二脉,故见白带量多,稠粘味腥,胸闷腹胀,或有恶心、痰嗽,或大便稀薄等。治宜健脾除湿化痰。方用苍附导痰丸或六君子汤加苍术、柴胡、升麻。
见许廷哲《保产要旨》。即胀后产。详该条。
见《贵阳民间药草》。即刺梨根,详该条。
病名。见《太平圣惠方》卷六十八。即破伤风。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芦竹根之别名,详该条。
详见汗条。
外感风热之邪,或风寒郁而化热,致肺气宣降失常,证见恶寒发热,咳嗽,咯痰黄稠,不易咳出,舌红脉浮数;或兼见咽喉疼痛,鼻流浊涕,口干欲饮等症;重症可见气喘鼻煽,烦躁不安等。治宜疏风泄热,辛凉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