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即五刺。见该条。②指《灵枢·五邪》所述的五脏有病的各种治疗方法。《黄帝内经太素》称五脏刺。
丛书名。14卷。清·周学海撰。刊于1896年。《脉义简摩》8卷;《脉简补义》2卷;《诊家直诀》2卷;《辨脉平脉章句》2卷。周氏自称这四种“皆依旧义而衍释之。《简摩》,正义也;《补义》,余义也;《直诀》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荆芥汤第三方,见荆芥汤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合萌之别名,详该条。
见《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为雪乌之藏族语名,详该条。
咽喉之俗称。详咽喉条。
证名。出《素问·标本病传论篇》。指胁肋部撑持胀痛。参见胁肋胀痛条。
见《证类本草》。指月经,详该条。
见《外科正宗》。为青黛之别名,详该条。
经脉名。即足少阴经。马王堆汉墓帛书载:“足少阴脉:出内踝窭(娄)中,上贯膊(腨),入(腘),出股,入腹,循脊内□兼(廉),出肝,入胜,系舌□。其病:病足热,膊(腨)内痛,股内痛,腹街,脊内兼(廉)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