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外科理例》卷一。即左右串。见该条。
病证名。又称晨运、早起眩晕。指眩晕之常发生于清晨者。《证治汇补·眩晕》:“有早起眩晕,须臾自定,日以为常,谓之晨晕,此阳虚也。”也可由痰浊固结所致。详阳虚眩晕、早起眩晕、痰晕条。
病证名。即目常日夕昏。详该条。
病证名。小儿发热,进退不定,如客之往来,故名。元·朱丹溪《幼科全书》:“客热者,邪妨于心也;心若受邪,则热形于额,故先起于头面,次而身热,恍惚多惊,闻声则恐,良由真气虚而邪气胜也。邪气既胜,则真气与之
证名。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泄泻而腹满的病症。参见泄泻条。
医案著作。许履和等整理。本书收载评选静香楼医案2卷、评选继志堂医案2卷、评选环溪草堂医案3卷、评选爱庐医案24条。每部医案分列门类,每门有验案数则,每案先录医案原文,后依次为柳宝诒选评、邓养初和孙梓文
出《普济方》卷三百六十五。即小儿紧唇。详该条。
因食服鱼腥而致发哮者。类似齁喘。《医说》卷四:“因食盐鰕过多,遂得齁喘之疾。”症见喘急而喉中有痰鸣声,喘鸣迫急,但坐不得卧等。治宜小青龙汤、越婢汤等方,亦可酌用甜瓜蒂研末吞服,以探吐痰涎。参见齁喘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天麻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明代医家。字子郁,号月池。蕲州(今湖北蕲春)人。名医李时珍之父,精研医药,对李时珍很有影响。著有《四诊发明》、《痘疹证治》等书,已佚。并对宋代崔嘉彦的《脉学举要》加以删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