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赤胫散之别名,详该条。
焦,在此指脊柱棘突;七焦,即第七、八胸椎棘突间。《灵枢·背腧》:“膈腧在七焦之间。”
即“水晶苔”,详见该条。
见《增订伪药条辨》。为木瓜之处方用名,详木瓜条。
出《新修本草》。为连翘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即转注。《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六:“转疰者,死又易傍人,转注之状,与诸疰略同。以其在于身内,移转无常,故以为转疰也。”又:“转相染易,梦寐氛氲,肌体羸瘦,往来寒热,默默烦闷,欲寐不能,手足热,不能
见幼幼集条。
病名。《喉科心法》卷上:“生于上下牙根,初起疼痛腐烂,臭秽不堪,色黑坚硬,齿落穿腮。”详走马牙疳条。
病名。出《证治准绳·疡医》卷三。即蛇节疔。证治见指疔条。
见《本草纲目》。为姜黄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