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喘证

喘证

证名。简称喘,亦称喘逆喘促。古称上气喘息,一般统称气喘。以呼吸急促为特征。发病多与肺肾有密切关系。《类证治裁·喘证论治》:“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若出纳升降失常,斯喘作焉。”《景岳全书·喘促》:“气喘之病,最为危候,治失其要,鲜不误人,欲辨之者,亦惟二证而已。所谓二证者,一曰实喘,一曰虚喘也。……盖实喘者有邪,邪气实也;虚喘者无邪,元气虚也。”外感六淫,水饮痰浊壅阻于肺,气失宣降者,多属实;素体虚弱或元气亏损,致肺气失主,肾不纳气者,多属虚。治实喘以祛除病邪为主,虚喘以培本摄纳为主。亦有喘久病邪未除,元气已损,症见虚实夹杂,当扶正与祛邪兼顾,或在发病时用祛邪,间歇时用扶正。气喘发作时,一般多兼见咳嗽。如喘而声高气粗,喉中痰鸣如拉锯者称为哮或哮喘。治疗除服用药物外,并可选用针刺、灸法、药物穴位电离子透入法或敷贴疗法等。本症因致病原因和表现证候各有不同,故在实喘与虚喘的基础上又可分为多种证型。详见各种喘条。

猜你喜欢

  • 长寿真人

    【介绍】:见刘渊然条。

  • 睡安散

    《证治准绳·幼科》集二方。朱砂(水飞)、乳香、血竭(细研)各一钱,麝香(研)半钱,人参、炒酸枣仁、炮天南星、白附子各半两,全蝎二十一枚,蜈蚣(炙黄,酒浸一宿)一条。为末,一岁小儿,每服一字,薄荷汁、好

  • 昆明沙参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金铁锁之别名,详该条。

  • 月经不调

    病名。见《千金要方》卷四。亦名月水不调、月使不调、月经不匀、月候不调、失信、经水无常、经水不定、经水不调、经不调、经气不调、经血不定、经脉不调、经候不匀、经候不调等。泛指月经的周期、血量、血色和经质的

  • 治验回忆录

    医案著作。赵守真撰。本书选收作者临床验案100例,以内科杂病为主,兼有妇科、儿科治例。所列医案较系统地叙述病证的过程,辨证的重点,诊断的依据,处方的准绳等内容。对充实中医理论知识、更好地掌握辨证论治在

  • 藿香正气丸

    即藿香正气散作蜜丸。治证同。见藿香正气散条。

  • 疏风顺气丸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二方。制大黄五两,车前子二两半,槟榔、郁李仁、火麻仁、菟丝子、牛膝、山药、山茱萸各二两,枳壳、防风、独活各一两。为细末,炼蜜为丸。治风痱,缓则四肢不举,成一臂不遂,或左瘫右

  • 尾闾骨伤

    病名。见《伤科补要》卷二。尾闾骨即尾骨,又名撅骨、尾桩骨。因跌打垫撞所伤。局部肿痛,压之加剧,活动可有骨声,步履、坐卧、翻身受限。治宜手法复位,给予固定,药物治疗同背脊骨折条。

  • ①脉管。气血运行的通道。《素问·脉要精微论》:“夫脉者,血之府也。”《灵枢·决气》:“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脉与心密切相连,为心气所推动。《素问·痿论》:“心主身之血脉。”③脉搏,脉象。《灵枢

  • 武昌医学馆丛书八种

    丛书名。清·柯逢时辑。刊于1904~1912年。包括《经史证类大观本草》、《本草衍义》、《活幼心书》、《伤寒论》、《伤寒总病论》、《伤寒补亡论》、《大观本草札记》、《类证增注伤寒百问歌》。其中《大观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