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古今医统正脉全书

古今医统正脉全书

丛书名。简称《医统正脉》。明·王肯堂辑。刊于1601年。共44种。辑录自《内经》起至明历代医家的重要医著,如《素问》、《灵枢》、《甲乙经》、《中藏经》、《脉经》、《难经》、《金匮要略》、《伤寒论》、《伤寒明理论》、《脉诀》、《类证活人书》、《素问玄机原病式》、《宣明论方》、《儒门事亲》、《脾胃论》、《兰室秘藏》、《医垒元戎》、《汤液本草》、《丹溪心法》、《格致余论》、《局方发挥》、《金匮钩玄》、《外科精义》、《医经溯洄集》、《证治要诀》、《伤寒琐言》等。为医学丛书中较有影响者。

猜你喜欢

  • 清经四物汤

    《古今医鉴》卷十一方。当归一钱五分,生地黄、黄芩、香附各一钱,黄连(姜炒)、白芍药各八分,川芎、黄柏、知母各五分,艾叶、甘草各三分。为粗末,水煎,空腹服。治血虚有热,月经先期而至者。

  • 骑马漏

    病名。见王芳林《临床实用痔漏学》。指外口位于会阴部的肛漏。即海底漏的别名。

  • 气滞经闭

    病证名。属经闭症型之一。多因郁怒伤肝,肝气郁滞,气滞则血涩,瘀阻冲任胞脉,经血不得下达胞宫而致经闭。症见经闭不通,精神郁闷,烦躁易怒,胸胁小腹胀闷不舒。治宜行气开郁调经。方用乌药散、七制香附丸等。

  • 小儿肿满

    病证名。①水气流溢于皮肤而致的水肿。《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小儿肿满,由将养不调,肾脾二脏俱虚也。肾主水,其气下通于阴;脾主土候肌肉而克水,肾气不能传其水液,脾虚不能克制于水,故水气流溢于肌肤,故令

  • 灯心

    见《圣济总录》。即灯心草,详该条。

  • ①即肌肉。详该条。②肥人的一种类型。《灵枢·卫气失常》:“皮肉不相离者,肉。”参肉人条。

  • 张天师草还丹

    《医垒元戎》卷九方。地骨皮、生地黄、石菖蒲、牛膝(酒浸一宿)、远志、菟丝子(酒浸三宿)各等分。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腹温酒或盐汤送下。治鬚鬚早白。

  • 心志喜

    喜为心之志。在正常情况下,喜则心气舒畅,血气通利,营卫调和。若暴喜过度,则血气涣散,不能上奉心神,而见神不守舍,精神恍惚,或喜笑不休等症状。《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心……在志为喜。”

  • 临产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又名临蓐、临盆、临月、临草、卧蓐、坐蓐、坐草、草蓐、上草、免蓐。指临近生产,进入分娩期。

  • 上搭手

    病名。系有头疽生于背上部肺俞穴处,手由上可搭着者。出《疡医准绳》卷三。又名上鼠疽、肩后疽、左右串。证治见有头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