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厥心痛

厥心痛

病名。出《灵枢·厥病》。包括肾心痛胃心痛脾心痛肝心痛肺心痛五种。①指肾、胃、脾、肝、心有病,病气上逆乘心所致的心痛。《难经·第六十难》:“其五脏气相干,名厥心痛。”杨玄操注:“诸经络皆属于心,若一经有病,其脉逆行,逆则乘心,乘心则心痛,故曰厥心痛。是五脏气冲逆致痛,非心家自痛也。”②指阳虚而阴气上逆所致的心痛。《圣济总录》卷第五十五:“少阴心主经也。心为阳中之阳,诸阳之所会合,若诸阳气虚,少阴之经气逆,则阳嘘而阴厥,致令心痛,是为厥心痛。”证见心腹连季胁痛胀满,冷气上攻,面色青黑,甚则呕逆气闷绝,眼目直视等,用高良姜散当归散吴茱萸丸麝香汤等方。③指邪犯心包或他脏病邪犯心支脉导致的心痛发厥。《医学入门》卷五:“厥心痛,因内外邪心包络,或他脏邪犯心之支脉。谓之厥者,诸痛皆少阴、厥阴气逆上冲,又痛极则发厥也。新者身既受寒,日又伤冷,郁遏元阳,宜草豆蔻丸鸡舌香散温散之,或神保丸温利之。稍久寒郁为热,或因七情者始终是火,此古方多以苦寒泻火为主,辛热行气为向导也。”④指中寒发厥而心痛。《医门法律》卷二:“厥心痛,乃中寒发厥而心痛,寒逆心包,去真心痛一间耳。手足逆而通身冷汗出,便溺清利不渴,气微力弱。”参见心痛、肾心痛、胃心痛、脾心痛、肝心痛、肺心痛、寒厥心痛热厥心痛等条。

猜你喜欢

  • 中毒性肺炎

    小儿肺炎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类型。临床表现起病急骤,来势凶猛,高热,嗜睡,昏迷,惊厥,循环及呼吸衰竭等。其病机为气分热炽,灼肺伤津,进而热入营血,扰及心神。若正不胜邪,则现阳气衰竭等症。气分热炽者,宜平喘

  • 通木

    正骨器械。出《医宗金鉴》卷八十七。用宽三寸、厚二寸,长自腰起上过肩一寸许的木板,板的外面平整,向脊背的面刻成凹形,务与脊骨皮肉吻合,并按其长度划分五分:第一分自左、右两侧面斜钻各二孔;第三、四、五分,

  • 蓝藤

    见《湖南野生植物》。为昆明鸡血藤之别名,详该条。

  • 胆经

    足少阳胆经之简称。见该条。

  • 胎前鼻衄

    病证名。见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妊娠衄血。详该条。

  • 下都

    经外奇穴名。八邪之一。《奇效良方》:“下都二穴,在手无名指、小指本节后岐骨间,一名中渚也,中渚之穴本在液门下五分。治手臂红肿,针入一分,可灸五壮。”

  • 瘀血

    血液瘀滞体内,包括溢出经脉外而积存于组织间隙的,或因血液运行受阻而滞留于经脉内以及瘀积于器官内的。可因病致瘀,如跌扑损伤、月经闭止、寒凝气滞,血热妄行等;也可因瘀致病,引起气机阻滞,经脉阻塞,瘀热互结

  • 脉诀规正

    见删注脉诀规正条。

  • 挪法

    推拿手法名。见曹锡珍《外伤中医按摩疗法》。把手掌平压在治疗部位上,然后如握拳状,将此部位的肌肤提住,稍停,再放手前移,提住前方肌肤,如此不断前移。

  • 湿阴疮

    病名。出《外科真诠》卷上。由肾虚,风湿相搏所致。其症阴囊瘙痒、湿烂、浸淫成疮。治宜益肾祛风解毒。内服全虫散。外用益志壳(即益智仁壳)适量煎汤熏洗。相当于阴囊湿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