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凉粉藤

凉粉藤

药材名称凉粉藤

拼音Liánɡ Fěn Ténɡ

别名百解藤、寄山龙、山豆根(《广西野生资源植物》),青藤仔、蛤仔藤(《海南植物志》),金线风(《陆川本草》),金锁匙、廿四风藤、山苦参、铲箕藤(《广西药植名录》)。

出处《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防己科植物粉叶轮环藤茎、叶。秋后采。

原形态缠绕藤本。枝草质,纤细,有条纹,无毛。叶盾状着生,阔三角状卵形至卵形,长2.5~6.5厘米,宽1.5~4.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近截平或圆形,全缘,薄纸质,两面无毛,掌状脉5~7条;叶柄长1.5~4厘米。花单性,雌雄异株;花序腋生;雄花序系3花组成的小聚伞花序复作穗状花序式排列,每朵雄花有萼片4或5,分离,倒卵形成倒卵状楔形,无毛,花瓣合生成杯状,聚药雄蕊稍伸出;雌花序系小聚伞花序作总状花序排列,每朵雌花有萼片2,近圆形,花瓣2,大小不等,子房无毛,柱头裂片粗厚,核果近球形,长约3.5毫米,宽约3毫米。花果期夏、秋。

生境分部生于疏林或灌丛中。分布我国南部。

性味《陆川本草》:"苦,寒。"

功能主治①《陆川本草》:"根:泻肝火,解热毒,消炎。治一般喉痛,白喉,小儿胎毒,风火牙痛。"

②《广西药植名录》:"根:凉喉,止咳。茎:止咳,祛痰,利大便。叶:治喉痛,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单体蕊黄芪

    药材名称单体蕊黄芪别名色卡[藏名]来源豆科单体蕊黄芪Astragalus monadelphus Bunge,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若尔盖。性味甘,温。功能主治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

  • 柱果木榄叶

    药材名称柱果木榄叶拼音Zhù Guǒ Mù Lǎn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红树科植物柱果木榄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uguiera cylindrica (L.)Bl.[Rhi-zophora c

  • 红叶铁线莲

    药材名称红叶铁线莲别名粗糠藤、细木通、花木通来源毛茛科红叶铁线莲Clematis rubifolia C. H. Wright,以根或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涩,凉。功能主治除湿利尿,清血解毒

  • 醉针茅

    药材名称醉针茅拼音Zuì Zhēn Máo别名药老、药草、米米蒿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醉马草的全革。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hnatherum inebrians(Hance)Keng采收和储藏:

  • 小红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红参药材名称小红参别名紫参、红根根药、猫儿搬到甄[四川木里]、三对叶丹参、小红丹参[四川西昌]来源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三叶鼠尾Salvia trijuga Diels,以根入药。春

  • 凤丫草

    药材名称凤丫草拼音Fènɡ Yā Cǎo别名大叶凤凰尾巴草、马肋巴、金鸡草、散血莲、活血莲、蛇眼草、眉风草来源蕨类裸子蕨科凤丫蕨属植物凤丫蕨Coniogramme japonica (Thu

  • 水黄

    药材名称水黄拼音Shuǐ Huánɡ别名葛叶大黄、大黄来源药材基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eum alexandrae Batal.药理作用本品的水提取物对胶原诱导的人血小板聚集有明显抑作用,其IC

  • 大狼把草

    药材名称大狼把草拼音Dà Lánɡ Bǎ Cǎo别名狼把草、接力草、针线包、一包针、外国脱力草、针线包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大狼把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idens frondosa L.

  • 马鬃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马鬃参药材名称马鬃参别名补草根、小白棉来源桔梗科马鬃参Cyananthus argenteus Marq.,以根、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甘、苦,温。功能主治健脾除湿,通经活络

  • 鹿药

    《全国中草药汇编》:鹿药药材名称鹿药拼音Lù Yào别名偏头七、山糜子、磨盘七、盘龙七、螃蟹七、土飞七、小鹿药来源百合科鹿药属植物鹿药Smilacina japonica A.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