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偷针

偷针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廿八。即针眼。《证治准绳·杂病》:“视其背上即有细红点如疮,以针刺破,眼时即瘥,故名偷针,实解太阳经结热也。”详针眼条。

猜你喜欢

  • 乌贼骨丸

    见《东医宝鉴·内景篇》卷三。即四乌鲗骨一芦茹丸,见该条。

  • 脾肾阳虚

    证候名。多由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脾阳,导致脾阳亦虚;亦有脾阳久虚,不能运化水谷精气以充养肾,遂致肾阳亦虚者。症见畏寒肢冷、气短懒言、身体倦怠、大便溏泻或五更泄泻,或肢体浮肿,甚则腹满膨胀,舌淡胖,苔白滑

  • 危达斋

    【介绍】:见危亦林条。

  • 余奉仙

    【生卒】:1860~1939【介绍】:清末至民国时期医家。字涤凡。江苏阜宁人。著有《医方经验汇编》,主要论述外感性疾病及疫病证治,附有医案。

  • 日午发搐

    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因日午潮热引起抽搐,由心火亢旺所致者。临床特点为每逢巳、午、未时发搐,心神惊悸,目上视,白睛赤色,牙关紧,口内流涎,手足动摇。当补肝治心,治心用导赤散,凉惊丸;补肝,用地黄

  • 百叶草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地柏枝之别名,详该条。

  • 腰带痈

    病名。见《疡医大全》卷廿。又名火腰带毒。由风热壅于肌表而成。证同一般外痈。治用断毒截腰法:白及、雄黄各一两,研细末,鸡蛋清调敷,干则易之。余参见外痈条。

  • 脾肚发

    病名。出《外科百效全书》卷三。即上发背。见该条。

  • 枕中丹

    即孔子大圣知枕中方作水丸。治证同。见孔子大圣知枕中方条。

  • 钉头翳

    病证名。见明·邓苑《一草亭目科全书》。因黑睛生翳似钉头而得名。即钉翳。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