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产后郁冒

产后郁冒

病名。①出《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郁指郁结而气不舒,冒指昏矇而神不清。因产后失血过多,汗出腠理不密,寒邪乘虚侵袭所致。由于正气内虚,不能驱邪外达,反逆而上冲。症见头眩目瞀,郁闷不舒。《金匮要略》:“产妇郁冒,其脉微弱,呕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小柴胡汤主之。”②见《证治准绳·女科》。指血晕。详产后血晕条。

猜你喜欢

  • 紫靥疔

    病名。出《治疗大全》。即紫燕疔。见该条。

  • 足少阳胆经

    十二经脉之一。代号GB。《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其支者,别锐眦,下

  • 增补痘疹金镜录

    见痘疹金镜录条。

  • 局部选穴法

    指在病变局部选穴治疗的方法。如额痛取印堂、攒竹;胃痛取中脘、梁门等。适用于周身体表各部的局部病变,对内脏和深部疾患亦有一定疗效。

  • 小儿诸吐

    小儿各种呕吐病证的总称,历代医家分类不一:①《活幼心书》诸吐有冷吐、热吐、积吐、伤风嗽吐、伤乳吐。②《幼科全书》:有物无声曰吐,有声无物曰呕,有声有物曰呕吐。其证有三:有寒、有热、有食积伤。③《幼科类

  • 胎前暑泻

    病证名。明·赵献可《邯郸遗稿》:“胎前暑泻,以胃苓汤加香薷、扁豆、煎好冷服。”即妊娠暑泻。详该条。

  • 痰饮

    病名。出《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古称澹(亦作淡)饮。指体内水湿不化而生饮酿痰。①为多种饮证痰证之总称。《诸病源候论·痰饮诸病候》:“痰饮者,由气脉闭塞,津液不通,水饮气停在胸府,结而成痰。”因

  • 血淋

    病名。指淋症而见小便夹血者。《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血淋者,是热淋之甚者,则尿血,谓之血淋。”《圣济总录·血淋》:“下焦受热,则气不宣通,故溲便癃闭而成淋也。热甚则搏于血脉,血得热则流行入于胞中,

  • 证名。出《素问·生气通天论》。①指热。《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注解伤寒论》卷二:“烦者,热也。发汗身凉为已解,至半日许,身复热,脉浮

  • 韩康

    【介绍】:东汉时期民间医生。霸陵(今陕西长安县附近)人。亲自入山采药,在长安出售,口不二价,前后达三十余年。因有“韩康卖药,言不二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