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因脉治》卷四方。当归、大黄、白芍药、生地黄。水煎服。治燥火腹痛,大便秘结。
【介绍】:见罗知悌条。
郁证之一。《类证治裁》卷三:“三焦郁,口干不食,栀子仁姜汁浸,炒黑研细,以人参、麦冬、乌梅煎汤服。”参见郁证条。
见《岭南草药志》。为白背叶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即肘骨。详该条。
药物学著作。简称《政和本草》。本书是在1116年(政和6年)北宋政府修订刊行《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参见该条)时所用的书名。自1249年张存惠重刊此书后又增附《本草衍义》一书的内容。
病名。出《妇人良方大全》卷二十三。又名玉门不闭、阴门不闭、产门不合。指产后阴道外口不能闭合。多因胎前失于调养,产后气血大虚,不能收摄,或产时伤及产门破损所致。气血大虚者,兼见少气懒言,面色苍白,自汗等
生命垂危时所出现的特殊脉象。详七怪脉、十怪脉条。
见《医宗金鉴》卷三十九。即阴暑。详该条。
见《滇南本草》。为瓠子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