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飞阳

飞阳

经穴名。代号,BL58。出《灵枢·经脉》。《针灸甲乙经》作飞扬,别名厥阳。属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络穴。位于小腿后外侧,外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之中点直上七寸,当腓骨后缘处;或于承山斜下外开约1寸处取穴。另说“外踝上九寸”(《针灸资生经》);“在昆仑上五寸五分”(《针灸集成》)。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主治头痛目眩鼻衄,颈项痛,腰膝痰痛,癫痫,痔疾,脚气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猜你喜欢

  • 酒湿泄

    病症名。又名酒泄。《罗氏会约医镜·论泄泻》:“酒湿泄,用葛花解酲汤,此因酒之湿热也,而亦有因酒生寒湿者,以酒性去,而水性留为寒也,惟峻补命门则可。”详酒泄条。

  • 四叶黄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大四块瓦之别名,详该条。

  • 沈慎伯

    【介绍】:见沈允振条。

  • 寒实结胸

    结胸证之一。又称寒结胸。指水寒互结胸膈者。《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医宗金鉴·订正伤寒论注》卷一:“结胸证,身无大热,口不燥渴,则为无热实证,

  • 大鬼针草

    见《安徽中草药》。为狼把草之别名,详该条。

  • 舌瘖

    病名。又名舌缓。“瘖,不能言也”(《说文》)。指发音器官可出声,但不能形成语言者。《证治准绳,幼科》:“若咽喉声音如故,而舌不能转运语言,则为舌瘖。”又《医学纲目》卷十:“舌瘖,乃中风舌不能转运之类,

  • 拯济换骨丹

    《医垒元戎》方。槐角子、人参、桑白皮、苍术、白芷、何首乌、蔓荆子、威灵仙、防风各二两,五味子、苦参、香附、川芎各一两,麝香、冰片各二钱。为细末,另用麻黄(去根节)十斤,水煎去滓,熬膏和丸,每两作十丸,

  • 淡黄筋

    推拿穴位名。即赤淡黄筋。详该条。

  • 世补斋不谢方

    见不谢方条。

  • 广济大师

    【介绍】:见法坚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