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针灸指南

针灸指南

针灸著作。①即《医技便巧针灸指南》。4卷,作者佚名。刊于1925年。本书卷1~3针灸指南说,泛论儒家及佛家哲理中有关性命,摄养等论述;其后又有山灵示德图、行乐图等与医学无关的内容;卷4载多种病证的针灸取穴,将穴位分为头阳(前)、头阴(后)、胸腹、背脊、手阴、手阳、足阴、足阳等,并附其中的要穴图。②3卷。余纯编。全书分歌诀总要、穴法总要、病状总要三部分。1935年由上海明善书局出版。

猜你喜欢

  • 脏腑惊证

    惊风手足搐搦所属脏腑的证候。《小儿病源方论》:“肝惊,眼赤粪青;胆惊,面青下白;心惊,面脸红赤;小肠惊,夜啼至晓;脾惊,五心热干呕;胃惊,腹胀不食;肺惊,气喘吃水;大肠惊,喉中痰作声;肾惊,梦中咬牙;

  • 反花疮

    病名。即翻花疮。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由肝火血燥生风所致。症见生疮溃后,胬肉由疮口突出,其状如菌,头大蒂小,愈努愈反。痛痒不著,触损则流血不止。治宜养血疏肝化瘀。内服逍遥散,外用千金散腐蚀法;或用

  • 辅助手法

    针刺手法分类名。与基本手法相对而言。系指针刺操作过程中所应用的一些配合手法,如爪切、循摄、弹动、指刮……等。

  • 欧阳叔坚

    【介绍】:见欧阳植条。

  • 痴头婆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苍耳之别名,详该条。

  • 淫热眼

    病名。见佚名《抄本眼科》。即风火眼。详该条。

  • 折郁汤

    《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十八方。白术、茯苓、猪苓、泽泻、肉桂、丁香、木通、白蔻仁。水煎服。治水郁。

  • 微热

    证名。指发热不甚的症状。可见于多种病症。①阳明里实证的一种热型。《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②指阴虚血虚

  • 飞丹

    道家丹药之一。据《南史》载,晋·陶弘景曾得到制造这种丹药的方法,苦于无原料。齐高帝(公元478~482年)曾供给他黄金、朱砂、曾青、雄黄等物。陶用之合成飞丹,颜色洁白如霜,吃后身体轻松。

  • 犬齿

    又名虎牙。即今之单尖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