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梅涧
【介绍】:
见郑宏纲条。
【介绍】:
见郑宏纲条。
病名。①亦作肾痟、下消。《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饮水随饮便下,小便味甘而白浊,腰腿消瘦者,肾痛也。”即下消,详见该条。②指强中。《张氏医通·杂门》:“肾消之病,古曰强中,又名内消。”详强中条。
出《本草经集注》。即鲜生地,详该条。
出《滇南本草》。为狗筋蔓之别名,详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又名虫、土鳖虫、地乌龟。为鳖蠊科昆虫地鳖Eupdyphaga sinensisWalk.或冀地鳖Steleopyga plancyi(Bol.)雌虫的干燥全体。主产江苏、浙江、河南等
病证名。出《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痘疮脱痂后,因表虚不固,见风太早,风邪乘虚而入,引起面目、遍身浮肿。治宜微汗解表。用五皮饮。
祛除湿邪的统称。分化湿、燥湿、利湿等法。湿在上焦宜化,在中焦宜燥,在下焦宜利。脾主运化水湿,治湿应注意健脾。详见化湿、燥湿、利湿各条。
宋代医官职称。隶属翰林医官院。官阶从六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间日疟的俗称。见《医略十三篇》卷九。详子母疟条。
见《生草药手册》。即樟树皮,详该条。
出《群芳谱》。为紫薇花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