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运化

运化

指对饮食水谷的消化和输送,为脾的主要生理功能。《医学正传》:“夫胃为仓廩之官,无物不受,全借脾土转输而运化焉。”

猜你喜欢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药物学著作。清·徐大椿撰。1卷。刊于1736年。本书共辑《神农本草经》中的药物100种,加以简要的注释,供初学参考。现有《徐灵胎医学全书》等刊本。

  • 疹筋

    证名。指肝病筋急而见腹中拘急者。《素问·奇病论》:“此所谓疹筋,是人腹必急。白色黑色见,则病甚。”《内经吴注》卷十三:“疹筋,病筋也,腹为宗筋所迳,故腹必急。”多由肾虚肝失滋养所致。参见筋急、转筋条。

  • 颧赤

    证名。指两颧骨部呈现鲜红之色。出《灵枢·五阅五使》。《景岳全书·面病》:“两颧鲜赤,如脂如缕而余地不赤者,此阴虚也。”多因肝肾阴亏,虚阳上孚所致。治宜滋阴降火为主。方用八仙长寿丸、九补阴丸等。亦有心火

  • 猪痫

    六畜痫之一。《丹溪心法·证治》:“猪痫喜吐沫,以其病状偶类之耳。”即猪癫。详见六畜痫、猪癫条。

  • 甘辛无降

    药物性能。出《本草纲目·序例》。甘、辛味的药性是向外向上发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阳主升散,故无降。但亦有例外,如苏子辛温,沉香辛微温,均有降气作用。

  •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针灸著作。元·王国瑞撰。1卷。刊于1329年。本书托名扁鹊所传。书中载一百二十穴玉龙歌(简称玉龙歌)等针灸歌诀多首和其他针灸治法,介绍了王氏家传的针灸经验。现有《四库全书珍本初集》本。

  • 产后麻瞀

    病名。见《张氏医通》卷十。指产后肢体发麻,兼有眩晕病症。多因失血过多,气血不能充养周身。或因产后经脉空虚,痰饮瘀阻经络所致。失血过多者,症见手足麻木,或小腹痛,治宜补血益气,方用十全大补汤;痰饮瘀阻者

  • 调气

    ①治法之一。治疗气滞、气逆、使气机调达平顺的方法。包括行气、降气等法。药物如枳壳、厚朴、香附、砂仁、陈皮等理气药。②针刺术语。运用针刺补泻调节气机,增强抗病能力,恢复健康。《灵枢·官能》:“审于调气,

  • 风湿腰痛

    病证名。见《诸病源候论·腰背病诸候》。多因风湿乘袭,留滞经络所致。症见腰背重痛,转侧不利;或见发热恶寒,自汗身重;或见浮肿,脉多浮涩。治宜祛风化湿。可用羌活败毒散、独活秦艽汤、五加皮汤等方。本证可见于

  • 卫生鸿宝

    方书名。6卷。清·祝补斋(西溪外史)撰。刊于1844年。本书收集临床各科有效的成方,单验方及各种外治法等汇编而成。卷1内科;卷2外科;卷3幼科;卷4痉科;卷5女科;卷6伤科。各卷又分病列方。作者选辑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