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色赤而长带尖,有寒热。治同疔疮。
证名。小眦红赤有虚有实,《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小眦中生赤脉,渐渐冲眼,急宜早治,此三焦积热。”而《秘传眼科龙木论》又谓:“小眦赤者,心之虚也。”故临症宜结合全身症情辨证论治。参见赤脉传睛条。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地柏枝之别名,详该条。
在病机上,指肾阳虚而生内寒,即肾阳虚兼有腹胀、浮肿、黎明前泄泻等症。《备急千金要方》:“左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虚者,足少阴经也。病苦心中闷,下重足肿,不可以按地,名曰肾虚寒也。”又:“右手尺中神门以后脉
颠,同巅。头顶部。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即分娩。详该条。
【介绍】:南宋医生。生平不详。著《瘴论》2卷。
书名。1卷,清·沈登阶撰于1892年。书中多连续治疗的医案,便于读者掌握治疗疾病的全过程,但沈氏论治及分析予后尚有可商之处。本书收入《珍本医书集成》。
即肥儿丸第二方,见肥儿丸条。
出《灵枢·经脉》。即手少阳络脉,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