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宋代人。生平不详。撰《燕台集》5卷,已佚。
【介绍】:见阮炳条。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指经血漏下夹有黄色之液体。参见经漏条。
即药罐法。见《外科正宗》。参见药罐法、水罐法条。
见杨氏提纲医方纂要条。
见《中药志》。即胖大海,详该条。
雍容自得。《灵枢·通天》:“阴阳和平之人,其状委委然。”
病名。《陈素庵妇科补解》:“妊娠阴吹之病,子室内聒聒有声,如矢气状。或赤白带下,或先有浊气臭液出流阴户,然后有声,此系足少阴、厥阴二经血虚所致。失久不治,必致漏而半产,宜当归羊肉汤。”(羊肉、当归、山
病名。指太阳证未解而阳明证已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又《辨阳
六郁之一。《丹溪心法》卷三:“血郁者,四肢无力,能食便红,脉沉。”因暴怒、挫闪、劳役过度,饥饱不调等所致。《杂病源流犀烛·诸郁源流》:“盛怒叫呼,挫闪,饥饱劳役,致胸胁间常如针刺痛,或能食,小便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