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一瓢
【介绍】:
见薛雪条。
【介绍】:
见薛雪条。
见《本草纲目》。为苜蓿之别名,详该条。
三十六黄之一。《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蚰蜓黄者,喉中似噎,喘息不调,四肢疼闷,言语不正,水米难下,若颊内有青脉出口角,手足乱动,冷者难治。”《圣济总录》卷六十一:“病人身体凉冷,舌上黑脉,及两颊有青
见针灸素难要旨条。
耳屏与面颊之间的部位。《灵枢·五阅五使》:“明堂广大,藩蔽见外。”
出《脉经》。即小产,详该条。
八瘕之一。《诸病源候论·癥瘕病诸候》:“人有食蛇不消,因腹内生蛇瘕也。亦有蛇之精液误入饮食内,亦令病之。其状常若饥而食则不下,喉噎塞,食至胸内即吐出,其病在腹,摸揣亦有蛇状,谓蛇瘕也。”《杂病源流犀烛
见《闽东本草》。为胡颓子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出《素问·腹中论》。指大小便皆出血,详见便血、溺血等条。
病证名。见《医门法律·黄瘅门》。即阴疸。详该条。
病证名。指咳嗽由痰郁火邪引起者。《明医杂著》卷二:“火郁嗽,为痰郁火邪在中,宜开郁消痰。用诃子及香附、瓜蒌仁、半夏曲、海石、青黛、黄芩为末,蜜调为丸。噙化。”又:“若因肺胃蕴热、痰气不利,宜用前药。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