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艾卷灸。指用艾条在穴位或病变部位进行熏灼的方法。此法从古代太乙神针和雷火针灸法简化而来。使用简便,效果良好,为目前临床所常用。艾条灸按其操作方法,可分为悬起灸和实按灸二种,详各该条。
见《观聚方要补》卷八。即升麻葛根汤,见该条。
见《滇南本草》。为錾菜之别名,详该条。
出《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即恶阻。详该条。
见《浙南本草新编》。为隔山香之别名,详该条。
气功功法。见胎息条。
盛为实邪,聚为积聚。指实邪积聚,如痰浊瘀血等。《灵枢·厥病》:“心痛不可刺者,中有盛聚。”
名词。出汉·马王堆医书《胎产方》。指月经,详该条。
亦作庭孔,指阴道。《素问·骨空论》:“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张志聪注:“廷孔,阴户也。”
舌体伸长而弛缓,称吐舌;舌微出口外,立即收回口内,或舌舐唇上下及口角左右,称弄舌。多见于小儿,属心脾热盛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