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卫济宝书》。为降香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出《颅囟经》。指小儿疳疾日久,肌肉消瘦,两脚纤细,无力行走,而伴有潮热的证候。乃疳热伤阴,骨髓被灼所致。治宜清热消疳。用青蒿鳖甲汤。
见医学粹精条。
【介绍】:见李时珍条。
见《肘后备急方》。指突然气喘发作。为卒喘的别称。《诸病源候论·卒上气候》:“肺主于气,若肺气虚实不调,或暴为风邪所乘,则腑脏不利,经络否(痞)涩,气不宣和则上气也。又因有所怒,则气卒逆上。”详卒喘条。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指经血漏下夹有黄色之液体。参见经漏条。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粪箕笃之别名,详该条。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茅莓之别名,详该条。
古病名。指鬾病兼有发热,大便黄而恶臭者。治法见大便恶臭条。
见《医宗金鉴·儿科心法要诀》。①指婴儿生下后不啼。即初生不啼。详该条。②指产妇将胎儿娩出后出现的昏迷不知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