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金匮要略》。即桂苓五味甘草汤,见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乌泡刺叶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唐代养生医家。撰有《养生纂录》1卷,已佚。
出《灵枢·经水》。即手太阴肺经,见该条。
证候名。多因寒湿停滞,致脾阳受损。症见痞满、腹痛、洞泄、四肢不温,舌淡苔灰白而滑,脉缓滑。《温病条辨·中焦篇》:“湿之入中焦……有伤脾阳,有伤脾阴,……伤脾胃之阳者十常八、九。”治宜温中健脾,辅以燥湿
推拿手法名。出《灵枢》。用手指或手掌着力于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上,用力向一定方向推动。根据历代在应用上发展,常用的有平推法、直推法、旋推法、分推法、一指禅推法等。各详该条。有疏通经络,行气消瘀等作用。
病名。见《证治准绳·疡医》卷三。即牙痈之别名。详牙痈条。
经穴著作。上海第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组编绘。本书系参照有关针灸文献用解剖学方法对常用的经穴部位及针法、主治等加以整理编成。书后并附插图。1960年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
即食道。上接咽部,下与胃的贲门相连的一条细长管道。为饮食入胃的通道。
即祛瘀活血。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