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清·佚名《眼科捷径》。即瞳人散大。详该条。
《辨证录》卷十方。人参、麦门冬、肉苁蓉各六两,山茱萸、山药各十两,熟地黄、桑椹各一斤,鹿茸一对,龟板胶、枸杞子各八两,鱼鳔、菟丝子各四两,当归五两,北五味子三两,紫河车二个,柏子仁二两。为细末,炼蜜为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感门》卷二十一。即必胜汤,见该条。
见删补颐生微论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垂盆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①见《喉科紫珍集》卷上:“丁肿号曰悬丁,点秘药,服清咽。”即悬壅垂肿胀。参见该条。②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五。即疔疮。详该条。
指腓肠肌部分。
即虚阳上浮。详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拔毒散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药志》。即藕节,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