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西本草选编》。为鸡骨草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见《诸病源候论》。指发热热势壮盛,属于高热的范围。
【介绍】:见史以甲条。
本草著作。简称《医门小学》。4卷。清·赵亮采编于1887年。作者谓本草乃医门之小学,遂以此名书。卷首列述阴阳运气、脏腑经络及药性总义。次以药性寒、热、温、平4种歌赋为纲,杂采前人之说为之注释。书后附诊
针灸治疗法则。出《灵枢·经脉》。属于寒证,如寒邪束表,寒滞经络,脾胃虚寒等症,针刺时宜多留针,或温针治疗。
书名。见《新唐书·艺文志》。1卷。唐·甄权撰,已佚。
见《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为光慈菇之简称,详该条。
出《李氏草秘》。为金荞麦之别名,详该条。
即膀胱。详该条。
经穴名。代号SJ20。出《灵枢·寒热病》。属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手、足少阳之会。位于头侧部,耳尖正上方发际处,折曲耳廓取穴。布有耳颞神经分支和颞浅动、静脉的分支。主治耳部红肿,目赤肿痛,目翳,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