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痘丹
即金液丹第二方,见金液丹条。
即金液丹第二方,见金液丹条。
书名。2卷。清·柯逢时撰。见武昌医学馆丛书八种条。
经穴名。代号BL29。亦称中膂内俞,出《针灸甲乙经》。《灵枢·刺节真邪》名中膂。《千金要方》作中俞。别名脊内俞。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骶部,平第三骶后孔,距骶正中线1.5寸处。布有第三、四骶神经后支的外
眼的部位。《一草亭目科全书》:“气之精为白珠。”即白睛。详该条。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松节之处方名,详该条。
见《四川常用中草药》。为峨参之别名,详该条。
出《本草衍义》。为王瓜子之别名,详该条。
在掌(或跖)与指(或趾)腹(阴)面的肉,与其背(阳)面的肉相对而言。《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趾之端,循趾内侧白肉际。”
见《中药志》。为蛤蚧之别名,详该条。
病人身体内部,即胸腹部的病候,系与“外证”相对而言,主要指病人的自觉症状和通过按诊得到的证候,见《难经·十六难》。如肝之内证为“脐左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心之内证为“脐上有动气,按之牢若痛”等。
又称透脓。外科治法之一。即重用透脓药如山甲、皂刺之类,使已成脓之疮疡外溃,达到脓出毒泄,肿退痛止的目的。方如透脓散。